2011-12-30

Best of 2011 | En top ten- Albums音樂專輯


2011年即將謝幕,感謝有這些音樂陪伴我們。這是我們的素人版心目中十大專輯 – 當然是聚焦在硬地搖滾 (Indie Rock) 音樂。然後引用雜誌的"C'était mieux demain" (這是美好的明天) 開場…啦~啦~啦~

2011-12-28

2011 EU Trip | 一直遇見的建築大師Jean Nouvel


在倫敦或是巴黎旅行,其實最大的bonus應該是在城市內向來多元的街頭建築風景!歐洲、美國、或是日本…享譽國際的建築師已是族繁不及備載,光現在這樣寫,腦海就迸出好幾個透過旅行交會而認識的人物,而他們之中的好幾個則是那麼沒有辦法地會教人不斷地遇見 – 打破時代風尚工藝而開創出自己一條路的法國人Jean Nouvel即是一個代表的印記。其實這次跨英吉利海峽所不斷遇見的Jean Nouvel也不是什麼新鮮話題,只是因為我們的旅行地圖多收納了一個里程碑,於是就想要來整理2009年以來所累積的Jean Nouvel印象。

2011-12-26

JOYEUX NOËL 2011 (12/23-25)


每年總都覺要記一下的聖誕紀念日,在來到2011年應該是要把時間推回至星期五 (12/23) 就很有想要過節心情的中午,然後展開的是很久沒有的好料吃不完:同事聚餐的法式潮餐廳〈Just in Bistro ZXE〉& 兩個人戲後意外發現的地道新彊食館〈帕米爾〉;中間夾著的是還好有雨來打亂的建國百年戶外舞台劇〈人間條件〉(〈綠光劇團〉演繹);以及聖誕夜很晚才得慶祝的應景餐,與星期天再見冬陽一定要燃脂的暴騎 (事實上也沒/_\)。記錄文加上的主題曲〈Paradise〉(〈Coldplay〉演繹) 就當是今年聖誕節剛好盤旋耳邊的回憶好了。

2011-12-22

2011 EU Trip | 1016 Saatchi Gallery《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 New Sculpture》特展


來到倫敦的第一天,才將肩頭上近廿公斤的大包從旅館卸下,等不及就要將我們數訪倫敦的行腳地圖第一次拉到西倫敦〈Sloane Square〉區域,試圖用已是置展最終日的《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 New Sculpture》來成就我們聽聞許久的〈Saatchi Gallery〉小旅行首發經驗 – 藝廊於1980年代中期啟用後即以呈現當代藝術而聞名,並為〈Sloane Square〉一帶挹注更貼切的上流氣息。

2011-12-18

111218 久違冬陽下的輕鬆騎

開心套上法國買來的車衣輕鬆騎乘去

陰鬱數日,早上八點多鐘在暖被中醒來,驚見陽台外的太陽高掛,於是心情怎不甚好!一頓豐盛的早餐 (很怪的組合:現蒸阿給+自製香菇Omelet+巴黎咖啡) 後,倉促中決定跳上空晾在陽台月餘的自行車到河濱公園曬曬暖暖的冬陽去。

2011-12-17

111216 Mission: Impossible - Ghost Protocol

L'affiche française
 ©  Paramount Pictures France

11、2月間囫圇吞棗,一個半月快要30部的電影,結果為我們拼到了2011年"100"的紀念數字 (開始用excel逐部記錄看過的電影變成不會忘光光實在很不錯)。今年度的第100支觀影,沒有想到是12月份再上電影院 – 我們默契年底一定要來做一趟有十多層樓高的IMAX感官刺激之旅,所頭暈目眩收進眼底的竟是非3D電影:《Mission: Impossible - Ghost Protocol》(不可能的任務:鬼影行動)。其實用兩個半小時看完的動作片,映後充斥滿腦的感想不盡然跟電影本身太相干 (商業娛樂片仍側重抒壓功能,雖然MI 4已是系列電影最好的),主要還是完全就是等於戲裡神話人物Ethan Hunt本人的阿湯哥,在一晃眼逾15年之間 (MI 1為1996之作),好像年歲增長卻仍然可以一付俊俏迷人貌 - 這次MI 4有時看他隨風揚起的髮竟然沒根是白的,體態也還能儘可能的hold住,實在會有點嫉妒時間對帥哥怎麼能如此之仁慈,可是就在我們隨著電影情節走下去,當阿湯哥為了任務在全球第一高樓〈哈里發塔〉(原杜拜塔) 攀岩,我們還是無可避免地被巨大打擊到:『原來地心引力不可違抗,帥哥最終該「掉」的也會被迫「掉下去」;』然後最終還是忍不住的想:「都年近半百,阿湯哥這樣搞下去會不會太辛苦了」 (總還是有點讓人不捨),結果就有這樣一則消息…

2011-12-14

記休假二日 (12/7-8)

陳順築個展《殘念的風景》
台北當代藝術館
2011.12.02-2012.01.29

逼近歲末年終之際,把公司給的年假清空是被規定不能將假帶到下年度的上班族必做清單之一,我找上可配合的時間,一口氣連休了兩日。雖然48小時休假沒什麼特定的過夜玩計畫,而儘管想是想輕鬆度時光怎樣都好,但也沒想到不必工作的時間實在更匆匆,於是我們好像什麼都沒做就讓這兩天擦肩而過,然後未意料星期五上班日怎麼可以整個人精神不濟 (冏)。現細回到當時,休假第一日,光到銀行重置資產就去掉半天,接著下午以為往南跑就可以逃掉風雲變調的天氣,那知到了桃園山上還是被下午報到的冷鋒雨追,然後還搞了一場迷路記而鍛羽而歸;休假第二日則還好稍微有了具體行程,當代藝術館的觀展行所順道衍生的台北巷弄尋訪、另還有撫臺街洋樓的老照片展巡禮、以及晚上蹺掉法文課犒賞給自己的德式晚餐,就也稍加平衡了休假首日的虛擲光陰。

2011-12-12

2011 EU Trip | 1019 Bombay Bicycle Club + Brixton 倫敦演唱會


猶如看了很久的電影情節搬到我們之間,一樣的城市、一樣的地點、一樣是演唱會、一樣是爆滿的場景,一樣是夜晚最後的繾綣…,然後已經夠棒的Bombay Bicycle Club表演變成好像不是我們至今拿來回憶那晚的重點,而是這個在倫敦的最後之夜,拖著幾近虛脫的臭皮囊,仍必須整理房間裡用四天時間長成的土石流時候,還能演一齣與電影如出一徹的戲碼,就這些種種也可以放進我們的旅行里程碑 : D

2011-12-06

2010 NYC | Leon Levinstein在MET的攝影展 (舊文重編)


在巴黎蔚為完整地體驗紐約咖攝影師Diane Arbus的紐約,怎麼說都是一個很奇妙的經驗,然後我們自然而然會回溯到另一個不曾享有高度人氣的攝影師Leon Levinstein鏡頭下的差不多時期紐約:2010年展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Hipsters, Hustlers, and Handball Players: Leon Levinstein’s New York Photographs, 1950-1980》。說Diane Arbus的夠直接、原始以及去掉所有矯飾去找到「可允許拍攝事物」之外的「怪胎」(freak) 主題,那麼早一代的Leon Levinstein (1911-88) 則是以與都市共存的那些我們無法想像、或甚可以說討厭鄙棄的人物及時間出發,早習慣擁抱美麗事物的我們,其實在通過Leon Levinstein破除正規好看框架的街頭作品,就也能被打到好幾下。

2011-12-05

2011 EU Trip | 1023 Diane Arbus在Jeu de Paume攝影特展

匆匆觀展後,
在Jeu de Paume隨附小咖啡店暫歇

這兩年的城市旅行 (紐約→倫敦→巴黎),紐約女攝影師Diane Arbus大概已變成跟我們極有緣份的藝術家之一,只是自2010年即有的紐約MoMA至才結束的2011年倫敦Tate Modern所擁有的浮光略影,自然都遠遠不及後來在巴黎第一次去到的Galerie Nationale du Jeu de Paume (國立網球場現代美術館) 專展來得豐富跟完整。儘管我們最後都還是覺得有點被特別用€19 (兩張票價) 去看在城市拼命遇到的作品之舉打敗 (莫非還是展館的更有吸引力),然後最終還是對於忘了利用Euro Star票券享受入館買一送一的折扣而感覺臉歪掉,但無論如何,遇到Diane Arbus多次後就覺實有必要好好弄懂她,雖然我們都有點心虛自己始終都保持在「只是知道」Nicole Kidman詮釋的《Fur: An Imaginary Portrait of Diane Arbus》(皮相獵影)(2006) 之狀態!

2011-12-04

111202 The Ides of March


會生出這個週五晚上的〈The Ides of March〉(中譯:選戰風雲) 的觀影,還是那趟歐遊行的延展。總之在倫敦與巴黎街頭皆隨處可見的電影海報就也讓我們鬧了一個笑話,尚不明這張合成了電影兩位主角半邊臉的海報是怎麼被我們拆解,從頭到尾只有看到一個Ryan Gosling (左邊者) 的我,當有那麼一天順勢 (指著海報) 說起了Ryan Gosling有新作啊!接著腦子依稀留有George Clooney (右邊者) 臉孔的另一人竟接話:記得George Clooney也拍了一樣的海報。然後旅程走到倒數的四、五天,巴黎歌劇院區再遇這張海報,我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一直只有一張海報!回到台北,12月2日電影上映首日,我們就迫不及待趁著我快樂提早放風的工作日,跑去看這部將海報上兩個青、中生代演技派男星尬在一起應該會很讚的電影。

2011-11-30

2011 EU Trip | 1022 Marco Berrettini〈Si, Viaggiare〉跳舞表演

行前一天才及時收到的越洋實體票券,感覺法國人讓人很感心的處理

我們都可以這樣說,在巴黎有限時間僅能按行程規劃的唯一場跳舞表演:德國出生的義籍編舞家Marco Berrettini於《巴黎秋季慶典》(Festival d'Antomn à Paris) 期間所推的那這齣富含時代語言與幽默手法的旅行跳舞〈Si, Viaggiare〉(Viaggiare正是義大利的「旅行」),我們從不識表演的種種到是至今其變成我們都還很能津津樂道的旅程中其一回憶,主要還是這個很新鮮的體驗所要講的「相遇」這件事還蠻能回歸到我們生活的本身。

2011-11-28

跟著看RF年終賽 | 20111127 v.s. Tsonga (6/3, 7/6, 6/4)- Champion

"Come on"  Roger Federer情緒激昂的迎接到手的冠軍
Copyright © BBC News

這真的是一場會讓人七上八下的年終爭冠賽,主要還是再度來找上Federer對決的法國大金剛Jo-Wilfried Tsonga實在是也打的很恐怖,尤其他在這次年終賽後來調整到的好狀況可相較於氣勢連貫的Federer。在今晚賽事打到1-1平盤時,決勝的第三盤,相互難分難解攻防的雙方不知有沒有讓我心跳到超過120 (實在好入戲),也直到兩人還在纏鬥的七局後,我感覺自己要讓心裡開始釋懷,其實Federer沒拿到冠軍又如何呢?畢竟誠如法國媒體給他最高的評價:Tout l'équilibre du Maître est là (一個全能的大師就在那),一個人來到30歲越臻成熟之際,已經可以讓打網球這件事變成好像優雅的舞蹈那般,而我們可以盡享在那之中的任何微小細膩的動作,那怕只是為了變換姿勢的細碎踮腳移動,都該是感到滿足…然後很奇妙地在我這樣想時,關鍵第八局立刻出現,沒有辦法想像一個人可以有多專注在場上的每一顆球,變成可以讓自己手上的拍子把球黏的那麼緊,而一旦犀利的回擊氣勢出來也就足以擊退對手 – 這是一場王者RF再現的比賽,也於是他真的能在後來穩穩守住serving for champion盤末點取得勝利時,誰不會為場上的他動容,眼眶會濕耶!

2011 EU Trip | 1021 FIAC巴黎藝術博覽會‧大皇宮篇


秋天的巴黎,是巴黎人昏昏地度過酷暑後重新回到城市的季節。為了迎接城市的再度甦醒,此刻會有很多好玩的事可以讓大家各依所好來充實時間,除了會延續到冬日的那個包羅萬象的秋季慶典 (Festival d'Antomn à Paris),在十月第一個周末粉墨登場的是會將城市好幾區納入規劃的從周六下午玩到周日雞啼的La Nuit Blanche (白夜) ,我們曾在2009年躬逢其盛,在那當時雖然玩的睡眼惺忪跟累得想蹲在路邊哭,但時值至今仍常常懷念那個從來沒經歷過的城市面貌或者是另番藝術體驗;然後接在La Nuit Blanche之後的十月中下旬即是這次我們旅遊時間剛好的當代藝術博覽會(簡稱FIAC, Foire Internationale d'Art Contemporain)(10/18-21),趁此機會,我們正好有了充足理由第一次遊大皇宮,然後雖然一張入場票要價₤32經歷到的是一場猶如大雜膾的藝術嘉年華會,不過劉姥姥逛大觀園,還是有經驗到一些淺薄的當代藝術脈絡。

2011-11-27

跟著看RF年終賽 | 20111126 v.s. Ferrer (7/5, 6/3)

Roger Federer正面迎擊對手David Ferrer,最終取得兩盤勝晉級爭冠
Copyright © Le Monde

這一屆的倫敦年終賽演到分組輪番賽的最後實在很耐人尋味,尤其是現役球王Novak Djokovic為號召的分組A還真像一齣挑戰票房的爛蕃茄電影系列,先不論在地選手Andy Murray一場後就因傷退賽,而是今年在賽場上簡直就是瘋狗的球王除了第一場勉強過關,接下來是整個鬆散的場場被打爆演出,當然最後就連取得晉級的資格也就是不可能的任務,然後我們以為分組A會是這次四大天王清掃者的西班牙將David Ferrer (No 5) 拿到分組冠軍,那知他在最後一場跟沒有退路的Berdych (No 7) 敗在自己的失誤太多下,當場變成分組亞軍,結果就變成他應該最不願意在週六四強戰首先挑戰分組B狀況好到不行的冠軍Roger Federer (No 4)。我們都知道雙F的對決會是個實力有點懸殊的比賽,雖然歷史記錄僅能參考,但在今晚之前的兩人11次對戰,Federer確實從未被對手取過任何一勝!然後我們也知道Ferrer應該很心知肚明今晚的贏面在那裡,但他還是很用力的奮戰,我們都能夠看得出來Federer在這個雖然以兩盤結束掉的比賽中並也沒有太好過,Ferrer的纏鬥精神還真會讓我們想起我們曾經這麼想他的外號:打不死的蟑螂 (其實這也很可怕)。

2011-11-26

2011 EU Trip | 1016 去Greenwich看看吧!

回頭看這張從Greenwich Park山丘上拍下的照片,
O2 Arena旁那四根煙囪倉庫當是八強年終賽由法國香檳品牌贊助的Gala Nighit場地,
為證
(發現blogger很神的地方,滑鼠點進去貼文某一附圖後,畫面會跳到同一篇貼文用的所有圖之檢視,試試看)

大概是因為ATP職業網球賽的年終盛事現在正在倫敦的O2 Arena打的火熱,想差不多一個月以前,我們也在那裡 --- 喔!是也曾特別「關注」在我們那時之後的一個月要舉辦的網球賽場地:O2 Arena,站在能夠坐擁城市之景的Greenwich天文台,我們一指位於另方的這座造型猶如香爐插上好幾柱香的巨蛋場館。總之,就先回到倫敦的第一天行程,我們抱著「去Greenwich看看」的心情去到這個城市近郊,畢竟Greenwich的景點介紹放在我們的倫敦口袋景點名單太久了。

2011-11-25

2011 EU Trip | 1020 Feist + Olympia的巴黎演唱會

這已是這晚演唱會的散場之際了

進入到加拿大女伶Feist在巴黎Olympia的演唱會,好像也是有點抱著那種「管他那麼多」的態度。主要還是這座位於歌劇院區的120幾歲的Olympia音樂廳一直讓人覺得還蠻屌的,然後Feist走的民謠鄉村路線雖不是我們的咖,但對於她多少也有一些「老朋友」情感 (聽了很久)。在這晚爆場的演唱會裡,儘管我們能夠理解的是歌手在現場刻意避掉變成過於商業媚俗的音樂,但少了被蘋果牌拿去當廣告歌的〈1234〉,或是歌手被欽點主唱的大雜膾電影《Paris, Je T'aime》英法版主題曲〈La Même Histoire〉,就可能還是有一些難掩失望 (冏…當場整個人聳掉)!而整晚一直無法太融入氣氛的我們,感覺滿場觀眾的陶醉,笑巴黎人很盲目之餘,也想著一定有什麼理由讓巴黎人很風靡這位睽違了逾365個日子的女歌手…

跟著看RF年終賽 | 20111124 v.s. Fish (6/1, 3/6, 6/3)

Roger Federer beats Mardy Fish in ATP World Tour Finals
Copyright © BBC News

11月24日下午兩點 (台北晚上十點),在倫敦O2 Arena進入到分組B第一輪的最終日輪番戰第一場賽事,由已取得分組賽兩勝確定晉級四強賽的30歲Roger Federer迎戰打得不差但卻一勝難求的29歲Mardy Fish。其實賽前,誰對這場「長青組」比賽的戰果不會感到糾結呢?我們一方面希望RF帶著不敗氣勢與全然信心繼續前進,並且能成為第一個尋求年終賽六連霸冠軍選手 (再破一個記錄好爽),但一方面又覺得也沒多少機會進到年終八強賽的帥帥Fish不要帶著全敗記錄回美國吃感恩節火雞。然而當Fish以每顆球都用力打出去就對了的再也沒什麼好失去的火力大開之姿,在賽場上不斷加壓給對手而屢屢製造危險時,雖然早已經確定bye bye的Fish戰到最後之精神令人可敬,但我們最終仍難敵私心地站起來為Federer加油吶喊 (在家裡看球賽可以這麼入戲真是不簡單^^")。

2011-11-23

跟著看RF年終賽 | 20111122 v.s. RAFA (6/3, 6/0)

Federer優異美技讓他值得贏得這場比賽
圖片來自BBC

(頓腳) 凌晨5:40被不願意起床看凌晨四時 (倫敦晚間八時) 這場最有看頭的年終賽之一的家人叫醒:由前前球王Roger Federer出戰前球王Rafael Nadal的分組輪賽,驚嚇中發現床頭時間怎麼超過我原來設定的5:20 (結果是我自己很冏地設成下午5:20),就趕緊扭開電視要趕快跟上倫敦O2 Arena的現場,那知畫面已不在RF與Rafa,而是前晚Novak「一拐一拐」(clopiner) 地好不容易打掉對手Berdych的賽事重播。啊!是怎樣,莫非比賽早已結束,趕快打開手機網路,法媒Le Monde Sport出現的第一個畫面是Federer用兩盤的超優異成績打掉蠻牛Nadal (6/3, 6/0),驚~ Rafa第二盤掛鴨蛋,但沒能想太多,因為數字上來看確實打了一場漂亮球賽的RF成為這次八強中第一個確定晉級到第二輪四強搶二賽的選手,就在這「風雨飄搖」中:Novak仍受背傷所苦而蹣跚而行、Rafa帶傷出征但在此行又因吃了不乾淨的魚而受拉肚子所擾、Murray則因大腿拉傷無法打出水準必須狠心跟在地鄉親父老宣布退賽…。總之,沒跟上這場比賽的我雖然遺憾,但支持的RF贏了,這樣我也總算能夠安心回籠覺,稍候再用媒體新聞補足這場賽事。

2011-11-22

2011 金馬影展 | 1116 Le Chat du Rabbin


11月16日的金馬影展日,優惠日場套票的第三部電影,簡直就像紮營在新光影城的我們再次回到法語世界,不過看的是動畫片:《Le Chat du Rabbin》(拉比有隻賤嘴貓)。比較起來,這個用動畫跟我們說這個住在阿爾吉利亞首都裡專教猶太教教義的拉比與他突然會開口說話的貓的故事真的有輕鬆到,只是我又徹底迷路在1920年複雜的種族情結與宗教衝突 – 不過這些問題倒是百年間也不太會改變就是了。

2011-11-21

跟著看RF年終賽 | 20111120 v.s. Tsonga (6/2, 2/6, 6/4)

用三盤打掉法國大金剛Jo-Wilfreid Tsonga取得分組賽第一勝的Roger Federer

隨時間逼近2011年歲末,ATP職業網球巡迴賽也要照例用在倫敦舉辦的年終大師賽結束一個年度 – 這是一個年的結果收成,大家拼一整年後用戰績實力爭取僅開放給八席的菁華比賽,然後我們觀眾就各依所好集中氣力來為我們支持的球員做最後一次的用力吶喊加油,接著再跟著球員一起冬眠。無庸置疑,我們的菜仍然感覺像是一起長大 (或是我們看著他長大) 的前球王Roger Federer (RF),然後也沒有問題 (其實是驚險萬分),2011年度倫敦年終大師賽在11月20日週日下午兩點 (台北晚間十點) 由RF對戰法國大金剛Jo-Wilfreid Tsonga之開幕戰  (分組B) ,RF花了1.5小時,用三盤險險地打掉突然整個醒過來一路打他頭的Tsonga。(本文圖片來自Le Monde, Sport 24, ATP官網)

2011-11-19

2011 EU Trip | Paris 10/23-24

展在Galerie Nationale du Jeu de Paume的Diane Arbus攝影展,
作品多半不是生面孔,用了兩人€19入場感覺有點臉要歪掉了

放假時光易逝,然而走到倒數一日的旅行卻是一人一樣情,有人早已思鄉情緒大作,迫不及待回到台北在自己的床上滾;有人則是一貫的崇洋媚外姿態,最好是能夠留下來當巴黎人,一整個希望能夠不要再上班 – 還是不要作不切實際的夢,把握僅剩的休閒時光才是最要緊。喔!歐遊逐篇日記到此也是尾聲,發現這樣記感覺我們的旅行真的有好玩到跟充實到,接下來就可以寫一點有趣的單點東西了。

2011-11-18

2011 金馬影展 | 1116 Once Upon A Time In Anatolia


11月16日 – 我們的金馬影展日進入到第二支觀影,就在約略半個小時空檔中匆匆地分著一小碗知名大腸麵線後:土耳其籍導演Nuri Bilge Ceylan的《Once Upon A Time In Anatolia》(原文:Bir Zamanlar Anadolu'da/ 法文:Il était une fois en Anatolie/ 中譯:安那托利亞的故事),這也是我們第一次用來進到導演影像的2008年《Three Monkeys》(三隻猴子) 後,其於2011年最新作 (:實在很慢工出細活),然後我們沒能忘記那時在《Three Monkeys》的影像與一個從來沒有過的氛圍中所獲的震憾感,接著就是2009年那個很"Nuri Bilge Ceylan"的3月 – 退休的老長春辦的雙影展…

2011-11-17

2011 金馬影展 | 1116 Polisse

電影海報系列

在歐盟共同經濟體搖搖欲墜之際,法國總統Sarkozy極力挺出來打算要跟德國一起變成救歐洲的英雄,其實我們發現法國自己家裡也是事情很多,首先是我們都可以從媒體知道法國家裡的財政也漏了很大的洞,輕巧合法的逃漏稅變成國庫沒有相對平衡的進帳,亮紅燈的財務曲線則演變成讓國家管錢的人頭很痛 (從觀光客身上找錢大概最快)…等等,然後是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治安啊或是青少年犯罪等任何國家要面對的家務事,在法國一件也沒少,接著還有泱泱大國或是像民族大熔爐的他們會有的嚴重外來移民帶來的問題…等等,總之這個特休的金馬影展日 (一天看四部片實在夠嗆了),觀賞來的第一支片《Polisse》(守護天使的波麗士) 雖然表皮但還是蠻有要用寫實記錄片的角度帶我們看了一輪現在在法國家裡很蠻嚴重的青少年問題,不管是被性侵、犯罪等,真的還蠻讓人感覺到法國家裡的這本經其實比我們待的小小台灣還難念,真實在生活的巴黎那有那麼美好啊!

2011-11-15

2011 EU Trip | Paris 10/22

睽違逾6年的巴黎植物園仍讓人喜歡

時間走到這裡,這趟歐遊行變成確確實實的倒數中。在巴黎僅剩的一個週末仍然有著滿檔的充實感,在經驗的使然下,最好的週末假期夜晚應該預留給任何表演活動,於是有了巴士底劇院 (Théâtre de la Bastille) 不等於巴士底歌劇院 (L'Opéra Bastille) 的一場跳舞表演觀賞,以及只為慕Café de la Danse之名而管他什麼演出者所產生的根本不認識之英國團Flotation Toy Warning演唱會行程;還有我們明白週日的巴黎就像半睡慵懶的貓咪,算準永遠張開雙臂歡迎觀光客的香榭大道沒有時間差別,因此採購計劃得小心盤算;然後未完成的FIAC地圖要繼續,行前即有興趣的一些有時間性展覽也不想錯過…等等。這樣一來,忙碌的腳程中,有人的感冒大病毒也就只能醞釀的益加嚴重而直接跟著人一併打包回台北XD

2011-11-14

«一個意義重大的勝利» ─ Roger Federer

這是Roger Federer職涯上一場重要戰役:他的第一次POPB冠軍
也難怪男兒淚都快飆出來了

對於30歲的Roger Federer而言,甚至是對於跟著他一路長大的我們而言,他在2011年11月13日的巴黎貝西 (Paris-Bercy) 大師賽拿到的這一個冠軍都是意義非凡。不僅這是他在貝西的第一個冠軍 – 名字終可貼上賽場上的冠軍榜,同時也是對於他在今年無論是大滿貫或是其他ATP重要巡迴賽事屢屢挫敗而面對一些耳語的一個證明與力量,而我們也更有理由再繼續支持這樣一個永不放棄自己的選手。然後昨晚看轉播,Federer用漂亮法文做出的一番演講來不及很懂,甚至是被某人拿手指不斷挑釁,有點氣不過,於是特別找到Federer在貝西體育館拿到冠軍盃後的賽後訪問,文章來自Sport 24,原文在 (本文照片同時取自該網站)。訪問中,Federer千篇一律的謙和有禮以及稱讚對手雖然讓人覺得有點無趣,不過這次他提到了女兒就沒辦法停止抿嘴微笑,實在是很溫柔 : P

2011-11-13

1112 La Comedie-Francaise 《Le Malade Imaginaire》


在極盡荒誕諷刺的《Le Malade Imaginaire》一劇後,我們又何嚐不願意用愉悅讓這個星期六特選的「法國之夜」落幕,然而在我們之間總還是覺得有個巨大的黑色影子緊隨著我們被街燈拉長的影子。我不知道是白日那部其實很牽強要兜回時間變成2029的40多年前老電影《Planet of the Apes》(浩劫餘生)(2011重拍) 之作《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猩球崛起) 的過於強烈影像在發揮視覺錯亂作用,還是劇作裡的笑談間卻如影隨形的死亡主題總還是讓人沒有辦法變成太輕鬆,然後縈繞在腦子的聲音是劇末明明是嘉年華會的歡樂歌唱但隱晦不清的歌聲卻是教人不安。[後續:結果最近在翻 'Le Marché De L’Art Contemporain 2010/2011' 這本特刊,查看當前500大拍賣市場藝術家,這名Li Chen (李真) 藝術家雖名列92但已經堪稱台灣最一,好奇一查,才知原來我們在看戲這天的兩廳院廣場已拜讀過他的作品了,其本次室外特展作品詳情在,展期為2011/11/6-12/4]

2011-11-11

2011 金馬影展 | 1107 Vénus Noire


都是帶著戰戰競競的心情再度靠近突尼西亞籍導演Abdellatif Kechiche的另一作品,因為我們誰也不能忘記曾透過2008年金馬影展認識他的首作:La Graine et Le Mulet (中譯:家傳秘方,原譯:種子與鯔魚),明明電影說的是從北非移到法國生活的一般家庭,我們也都會知道在法國讓觀光事業取代傳統產業,於是外來勞工成了企業縮水首先要犧牲的背景下,原來關係就有些複雜的這一口子會變成更多問題…等等,也儘管所有放在電影裡的元素是那麼無關於「驚悚」,但我們都不會忘記雖然輕淡但卻是會壓力大到喘不過氣來的那個父親繞圈圈追著被騎走的速克達之結尾片段。然後,度過無疑會變成生命難忘的難捱生日天後,我們挑上夜場的《Vénus Noire》(黑色維納斯),註定就是「自殺式」行為 – 近三個小時的時間裡,雖然剪輯瑣碎讓人暈頭轉向還是我們慣知的Abdellatif Kechiche,但卻仍沒料到這是這樣一部讓我們跳過「笑」情緒 (連苦笑的機會也很少) 的很黑很重電影。

2011-11-10

2011 EU Trip | Paris 10/21

FIAC 2011的大皇宮展館一隅

回到巴黎的第一覺醒來,就要展開我們四遊城市的首要重頭戲,也是城市在時序步入「卡布奇諾」季節的最重要活動:當代藝術博覽會 – FIAC (Foire Internationale d'Art Contemporain)(10/18-21),也終於來到巴黎多趟,我們可以用這樣一個正當理由一遊Grand Palais (大皇宮)。秋天的巴黎除了街頭變成了又詩意又浪漫的景像,整座城市也因為會延續至冬天的秋季慶典 (Festival d’Antomn à Paris) 或是FIAC等接連的活動盛事而讓巴黎人可以徹底的從夏日昏睡中興奮的甦醒,也就是這樣的巴黎誰不會想一再回去呢?

2011-11-08

Wear Music #11 Radiohead- The King of Limbs (Live)


想說昨天有些翻雲覆雨的意外事件把心情弄的不甚好,就覺要找點什麼事來做 (寫最近電影的觀後感應是此刻的選項外),又或是聽聽什麼音樂…最容易讓思緒胡亂飄的淋浴時刻,不知怎麼地就想到這次去歐洲看到的Radiohead,雖然僅是透過飛機上的小小四方螢幕,但他們在地下室長達一個小時的現場演出影片,就還是覺得可以把搖滾音樂弄成像「現代藝術」(現代舞蹈) 那樣的會讓人起雞皮疙瘩,永遠不安於現狀的Thom Yorke大概是第一把交椅。

Mon anniversaire 2011

我們現在都在想,
這杯石門德佈國小的拿鐵真的值得這樣的大雨跑一趟嗎?

生日的隔天 – 仍然陰雨,我的身體就以一種異常疲累的背叛我來迎接 – 頭重腳輕還把捷運階梯看花而滑了小小一跤,想來太晚就寢還有睡眠不足是主因,而探究造成主因的背後,我們很可能都知道容有機會再來寫觀後感的在夜場挑上Abdellatif Kechiche之作《Vénus Noire》(黑色維納斯) 之等同於「自殺行為」是最後一根稻草,主要還是下午捂的那條好像一場夢、而我們也真的好希望是一場夢的意外事件,果不其然回應:一覺醒來風雨變色 (Orz)。然後我就在想,在生命里程的一個新起點,連串的事加在一起註定是要讓我(們)遇上這麼深刻的事,說不定也是要教我們從那裡頭學習到什麼,同時在要付出那麼大的代價,光明面是至少我們一直把手扣在一起,儘管我還是覺得碰上事情冷靜沉著以待當個更可靠的人讓人安心點 : P

2011-11-05

Wear Music #10 Eleanor Friedberger- Last Summer


才從歐洲度假回來的兩個星期,耳朵沒閒著的被新上架音樂給佔據,被倫敦買來的Time out of London週刊評為「沒多少進步」但實際還會是暢銷金曲的超級天團Coldplay新作《Mylo Xyloto》容稍後找到夠驚豔耳朵單曲再介紹,那張由光聽低沉帶有磁性嗓音就會給人很大想像空間的Eleanor Friedberger的創作《Last Summer》就理直氣壯地縈繞在隨時序回到軌道的生活中,果然是從頭棒到尾的一張創作大碟。

111103 La Maman et La Putain


年度歐遊回到台灣迄今也不過才兩個星期的光景,但日子卻充實的好像過了好久,首先我們在巴黎矢志要改變的早睡早起及放慢步調享受時間的願望有著還不錯的成果,然後回來後所遇的第一個週末假日果然有破斧沉舟地花體力與時間重置彈丸居住空間裡幾個快塞爆的抽屜,將很久不用物件與不穿的衣服送出門心情驟然變輕不少。這短短數日的期間又聽了很棒的音樂 (音速青春格友推薦的Eleanor Friedberger’s Last Summer實在搖滾到讓人成癮),而記錄看過電影的excel也有所進展,先跳過回來先觀賞的讓現在巴黎人盲目著迷的《Drive》(落日車神),就要來講透由「國民戲院」在台灣首次播放的1973年黑白法語老電影《La Maman et La Putain》(媽媽與妓女) – 這部自稱快要絕種的真文藝青年格友所稱道的重現新浪潮之作。

2011 EU Trip | Paris 10/20

倫敦至巴黎的Euro Star在飛快過了海底隧道後,
這家ibis連鎖旅店用franglais的複合字告訴我們法國到了

雖然是「咻」一下的兩個多小時,Euro Star就用他會耳鳴的高速讓我們從倫敦的St-Pancras直抵巴黎北站 (到巴黎別忘了要將錶撥快1小時),但這個從午后時分展開我們的巴黎首日卻不知為何有著異於常理的疲累,然後一個早預購的Olympia場域所舉辦之久違的Feist演唱會活動,我們總還是得強打起精神,還好演唱會的當時,F國人並沒有發揮其名揚全球的推擠跟無禮…

2011-11-02

2011 EU Trip | London 10/18-19

這是頭一次去到的"東倫敦"印象
那人在幹嘛...不須多述 : P

在倫敦的有限四天,就是由逛街、看展、參加演唱會…等元素所構成,很多地方想去,但很多地方也沒去到,然後時間匆匆,就變成我們竟然這次在倫敦未能好好坐下來享受一餐,而唯二次的經驗充其量就是在很萬不得已下沒創意地找上認識的餐館填飽肚子,這也難怪後來在巴黎有好好調整我們的腳步。

2011-11-01

2011 EU Trip | London 10/16-17

倫敦到了

為了趕搭第一班上午七點飛往倫敦的Easyjet廉價不劃位班機,於是讓我們在愛丁堡凌晨四時多仍是暗夜姿態的街道上,感受到仍繾綣的星期六狂歡溫度。與我們還是很巨大的行李小心翼翼從Royal Mile移到Waverley Bridge 巴士總站,在通過Easyjet已讓人見怪不怪的有些混亂check in及登機程序,一個半小時的飛行時間,我們被送到了第一次所及的倫敦Gatwick機場。雖然手持著在台灣即預訂的機場至維多利亞車站的特快火車票卻仍未明辨地搭上每站都有停到的慢車 – 驗票阿伯還一付為我們可惜,但總是行程上並無太多擔擱,且我們多少也因坐錯車多看幾眼火車沿途風景而有開心到。接著我們算是用快的速度再度回到Earls Court車站的Barkston Gardens Hotel,然後與顯然敏感又心情不爽的旅館接待人員完成住房手續,在大包安頓好就展開我們已經很熟悉的倫敦之旅了。

2011-10-30

2011 EU Trip | Edinburgh 10/14-15

蘇格蘭現代藝術博物館 One 前:
Charles Jencks's Landform地景藝術(2002)+Tony Cragg的裝置藝術(2011)

好像旅遊日記寫的有點太愉快,發現「首部曲」竟然滔滔不絕差點有變成「萬言書」之虞,感覺臉有點歪掉的必須調整一下,簡單流水帳畢竟是將實踐旅程期間用紙筆三言兩句的記錄轉化成電子版本的初衷,否則這樣一搞,好像三五年都不夠拿來用在寫單一年僅十多日的旅程啊!又是廢話在前,總之趕快進入變成要用「趴兔」才能完成的愛丁堡三日遊。

2011-10-27

2011 EU Trip | 出發+Edinburgh 10/12-13


這次的年度旅遊記錄方式大概要來改變一下型態,先用時間序按部就班地簡單流水帳我們這次累的要離家出走抗議的雙腳有點到的三個城市:愛丁堡、倫敦與巴黎,然後再逐篇寫給自己特別想留下來的回憶,無論是旅程所及的人、事、物。望老天多給我一點摘錄旅程的耐力,所謂有記有查就會有學到,這樣也才不會落後怎麼可以把很多事放在腦海裡滾過來滾過去的過氣文青。廢話少說,2011由北往南跑的歐遊日記首部曲先來到第一站:蘇格蘭的愛丁堡 – 要不是小妹後來決定放下所有的一切,跑來這裡一年念個學歷增加深度或實力的,我想我們大概這一輩子都不太會考慮觸及到這麼一個遙遠又陌生的地方吧!自然我們後來也很感謝這樣的機會,儘管如此難免犧牲了在倫敦的時間,但在一個繁榮仍遠不及首城的城鎮中,我們至少可以用另一種態度去感受城市的一些什麼,然後重點是蓋同一條棉被長大的小妹經歷了我們都不會想遇到的意外雖讓我們百般心疼,但我們都能夠更深切感受到她的一點一滴更成熟,這個成長的代價或許很大但把他當成一種人生課題可能就也沒有那麼糟 (這裡說的輕鬆,但當我對於她的遭遇有所知覺的那晚,卻無法壓抑直掉的眼淚,我的小妹確實比我堅強許多)。

2011-10-10

111008 【周先生】的《重演》‧2

不斷有"流動感"的飛機加入場域,大概是這次表演感覺還蠻棒的一件事,
雖然大部份的時候,我們都還蠻討厭飛機在城市中心的擾人清夢。
 
一直到邊將我們以「第三者」旁觀角度所拍攝的影像整理歸檔,好像才開始明白這個星期六下午在北美館戶外場域再一次上演的《重演》(由【周先生】與舞者們+林璟如領銜主演) 所試圖帶來的生命裡無法停止那些流動時間與讓事情重來之意含;然而我們都必須回溯到演出結束的晚間6時,不知是自己刻意選擇的位置關係,還是趕著晚上7:30在信義ATT下一個氛圍怎麼都不太搭軋的《一百伏特的紐》(由日本明和電機又爆笑又神的演出),總之很意外的,這次的頭還無法來得及在當下就被舞蹈重到,然後存疑著這次讓觀眾「進入」到表演裡或是一個好像服裝展示橋段是否失掉舞蹈次序與主題性,抑或讓北美館隨處角落都可以是舞者舞台變成好像是應美術館要求而顯得有點刻意…不過就在用手頭照片回憶著演出,看著極具動感的影像與恰好的空氣背景,然後感覺在舞蹈背後的意義 (可能不是編舞家想的) 瞬間找了上來,於是那些想不通的部份就可以擱在那裡了。

2011-09-29

110924 Le gamin au vélo


才過去的2.5天週末假期,家裡的週六電影院找來這部在2011年坎城影展中,足以跟Terrence Malick與Lars Von Trier兩位國際重量級導演所推的史詩般鉅作 – 《The Tree of Life》(生命樹) 與《Melancholia》(驚悚末日) – 相提並論的法語片《Le gamin au vélo》(騎單車男孩),由也是國際影展常勝軍的比利時籍兄弟檔導演Jean-Pierre Dardenne與Luc Dardenne (達頓兄弟) 所執導。在現在電影動輒超過兩個多小時的剪輯中,採用顯得較少的精簡洗鍊敘事法 (片長才1小時20分鐘),《Le gamin au vélo》更像是小品之作,仍然以達頓兄弟素用一般日常或某司空見慣事件為基調,也仍然是達頓兄弟從來在片段裡不給任何答案的說故事方式,於是儘管是這樣一部看似要以溫馨為訴求的作品,卻還是淡淡結尾中拖著一長串一時半刻沒法讓人甩掉的問號。

2011-09-28

110923 多了的半日假

石門德佈咖啡

因為非得趕在時限內,幫妹妹處理英國帳戶一事,於是也只好硬著頭皮在星期五臨請半日假。也就這樣,多出了兩個人一起的半日閒暇時光。都請假了,不勞心工作 (近來工作搞得壓力很大是為何),聽從怎麼好像最近變成精力花不完的文青之安排 (想來文青快到休假大月一整個興奮於是變成過動兒>_<):上山、喝咖啡、泡湯、啖美食…。不過半日假處理完銀行一事跟隨便打發民生大計,收拾輕便行李後的可出發時間卻是近下午三時,而此時天氣雖無雨但看起來卻愈加不妙,選擇了一般布鞋的我,到底好不容易車行至第一站的擎天崗後會變得怎麼樣,誰也沒能預料到…

2011-09-26

110925 週日考驗老人體力的爆騎


說長不長的2.5天假期 (得加上週五下午臨請假幫老妹處理好事情後的時間),竟然做了好多事,有郊區喝咖啡與泡湯解某人的運動勞、有逛美術館加聽演講、有為旅遊計畫開會的不可避免之吵嘴…,一整個覺得放假比上班還要累,於是竟然就讓為了快來到的年度旅遊所特別找來的《偷香》義籍導演Bernardo Bertolucci早期與特色男星 Marlon Brando合作之超高評價作品《Dernier Tango à Paris》(巴黎最後探戈, 1972),變成收假前夕那根壓垮駱駝最後一根稻草 (始料可及),然後我們好不容易可享有的倆人完整weekend假期就在我「被電視看」的情況下不甚美好結束。不過無論如何,放假這樣弄累歸累但也有好玩到,有了「百」事想記的感覺,但還是慢慢來,就先從星期天早上這個考驗老人體力的爆騎倒著記錄起好了。久未騎乘,二個小時是總里程34+kms的入帳,拜小車主人以及不是藉口的很逆風所賜,兩個人平均時速最好也僅能維持在14kms左右,而原來可望消耗的許多卡路里也在很累的最後非得來一杯珍珠奶茶與冰豆花給補回來了:P

2011-09-21

110920 Melancholia

圖片來自allocine

一直到家裡那管不大不小的溫熱水沖下來,才稍微讓剛剛那部《Melancholia》(驚悚末日)所換來的暈眩外加前所未有的脹氣附帶反胃感給壓了下去 (觀影期間還突然變成飽到不行):「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是因為帶著凌晨四點就睡不太好的自虐,還是第一排座位 (小廳其實才四排) 又喝兩口戲院裡摻著水的假可樂關係,抑或是根本這是變成益加奇怪的Lars Von Trier本來就要讓我們跟著不好受的電影一整個難受下去。然後,我們試圖喚起Lars Von Trier的經驗,發現那部去年才看的《Antichrist》(撒旦的情與慾,2009) 依稀與《Melancholia》的調性相似,但其具體情節卻是如何也沒辦法用兩個人的記憶拼湊出來。帶著一直很痛的頭與滿肚嗝不出來的氣步出戲院,硬撐著快要昏倒的感覺走路回家,只想趕快上床好好睡一覺,就像是劇中的Justin (Kirsten Dunst出飾) 在世界末日前可以沒有什麼好失去的一直睡一直睡…。

2011-09-18

110917 跟著Bolero繼續城市旅行

到板橋的《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

腳步來到熟悉但又好陌生的板橋,身旁的夥伴是多年好友 (這次再捨上班的文青實非得已)。【周先生】穿梭時空的Bolero,換了場域,換了同行旅伴,卻還是有著一樣的感動 – 為了年輕人的那個執著美好的夢想,為了隨著重覆旋律不斷旋轉的身體…。也還是一樣在演後總要讓聲音卡在喉嚨那麼好一陣子,腦子停頓那麼久以後才可以再正常運作。【周先生】與舞者們用他們的《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所成就的一個既特別又美好的暑假 (2011深植腦海了),恐因現實的考量,就要在此站告一個段落,無可避免的心裡頭百轉千迴,但我知道只要那一個27歲開始的夢想不會間斷,我們總有一天還是會用另一個樣貌,在城市的一隅再碰面 (說到這,10月8日的北美館《重演》不是彈指間又來到,好像有點假感傷,噗)。

2011-09-12

2011 Chine | 杭州西湖快速印象


大概困在鄉鎮連續飲了四天的咖啡水,因行程關係入到杭州西湖短暫停留,恐怕景區裡那杯仍帶有當地奶腥味特色的熱拿鐵,會是我在一個月內再訪西湖的最美好記憶;而也大概是離家太久 (這天已是第五天),再有天候不佳讓城市變成灰濛濛,恐怕讓我才在上一個月初訪西湖的驚豔印象打上折扣,然後直接收回自己在那當時想要移居至這個綠化大城的想法。同事雖然笑我才不到一個月竟有如此之落差,但眼神裡可是定定透露著「早就知道」的訊息!

2011 中秋節 (提早過版)


三大節令中,無疑對我們而言最重要的中秋節又是轉眼之間的來到。僅有的時間配合,儘管我們一個還有下了夜班的頭重腳輕,一個則是熬了大半個夜看了一場搥心肝的美網semi final決賽而一整日處於身心俱疲狀態 (尤其費天王的功虧一簣更是變成洩氣的皮球),但還是決定在隨便扒了兩口晚飯後,乘著沁涼的秋夜,帶著廉價紅酒以及應景的柚子,腳踏車一踩,去到可以想像是萬家烤肉香之景的河濱公園,兩個人以酒對明月把今年 – 我們的第好幾個中秋節 – 意思意思地慶祝一下。

2011-09-10

110910 【周先生】的《重演》‧1


攝於演後的下午六點

總是這樣,在【周先生】與舞者們的『舞』後,腦子裡就要鬧鬼好一陣子,才結束的影像都要跟從自己身體裡跑出來的很多零碎片段糾結在一起,然後會開始發現自己熟悉到已經不像動作的動作也好像『舞』上身而變成因為有了意識而顯得刻意--- 刷悠遊卡,進了捷運站,跳上蘆洲線,習慣的倒數第二個車廂,出站,走路回家,拿肥皂洗手,脫掉黏膩的衣服,洗澡,收衣折衣洗衣……拿漢堡當晚餐、整理照片,寫心得。問我剛剛五點斜陽下的北美館戶外中庭具體上發生著什麼樣的事,我也不能完全的表達,可是在那個有著很清楚的流動的場域中,聲音、動作、空氣、時間…等等混雜出的隱晦感或沒有什麼情節,卻好像現在愈明白人生不可能弄得每件事都很懂的自己更享受的 ( 一個小時的舞,頭也有重到就是了)。

2011-09-04

2011 TAF | 0903 充滿燃燒暴力的閉幕夜


變成兩個人可以難得一起的週六夜,一個不知誰誤導誰的失誤,從跑錯地方的兩廳院廣場,在離晚上8點整的剩1分鐘,揮汗如雨的恰好趕到市民廣場,然後百般不願但又一定得與大家前胸貼後背才會好玩地加入這場難得一見的玩火遊行大會 – 由西班牙莎莎劇團帶來的瓦倫西亞傳統遊行。受限於市民廣場的空間以及場域環境,自然很難一路緊隨街頭藝人們的繞場點火,而即便鑽功一流的我卻也難敵任務在身而義無反顧的記者先生們 (被那個勇往直前大彈力肚皮給擠到要吐了,噗~),於是趁亂在舞台廣場封鎖線後死咬了第二排站席,也就順勢賭下去最終表演會再回到主場地。果然有等有值得…還好今晚有「照相小僮」手舉高高一路亂拍,我也就能夠像身邊的小鬼頭們一樣,卡了一個看表演的無障礙角度,雙手環抱胸前輕鬆享受最後15分鐘的高潮迭起 (好爽喔)。然後在今晚素人攝影師們的「萬機齊發」下,怎麼感覺現在變成沒有看到沒有關係,但高級相機一定要拍到好畫面,這在演那一齣啊?我跟不上了XD

2011-09-02

Wear Music #9 Death Cab for Cutie- Transatlanticism (Single)


如果我把這首長達將近8分鐘的音樂給聽完十次,那麼我今天晚上的公園快走練心跳就有80分鐘 – 也就是變成有點破天荒的1小時20分鐘。不過這個願望終究沒有成真捏。

2011-08-28

110827 跳舞真好玩 (看)‧IV

站在這個角度觀舞,註定看到的都是剪影,但不也是一個角度、一個體驗。
(展演期間,誰敢用照相閃光驚動舞者呢)

真的就那麼瘋狂地跟著「周先生與舞者們」的《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跑去了台中,於是做了一趟從來沒有過的城市小旅行,雖然腳步匆匆。然後這次在20號倉庫即便因舞前一陣急來的西北雨來亂或場地空間關係,使得舞者們好像無法像在台北剝皮寮首演那樣顯得十分開懷地施展自己,但我們卻可能有更近的距離、又或是所處的環境所致,而好像對於「周先生」想在他的舞蹈作品裡想說的故事多接近一點,或者我們又更能夠用我們自身的經驗對於舞作有更多的詮釋。而這次舞後,20號倉庫所在的火車站所傳來的站長例行廣播爆笑地那麼「蘇貞昌」感覺不免特別奇怪,而回台北的路途中,我們竟又能用才剛看完的《Midnight in Paris》電影聊著一直聽的Ravel。然後,觀舞後的今早,不約而同未能好眠的我們發現是各自受了無法連續的夢打擾,我那沒有具體劇情的夢裡清晰可見一直跳著《波麗露》的白日舞者,我只能說《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換了場景,卻有著同樣強大的感染力 (驚),所以若我還要再跟去高雄旅行會不會有自虐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