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28

2011 EU Trip | 1021 FIAC巴黎藝術博覽會‧大皇宮篇


秋天的巴黎,是巴黎人昏昏地度過酷暑後重新回到城市的季節。為了迎接城市的再度甦醒,此刻會有很多好玩的事可以讓大家各依所好來充實時間,除了會延續到冬日的那個包羅萬象的秋季慶典 (Festival d'Antomn à Paris),在十月第一個周末粉墨登場的是會將城市好幾區納入規劃的從周六下午玩到周日雞啼的La Nuit Blanche (白夜) ,我們曾在2009年躬逢其盛,在那當時雖然玩的睡眼惺忪跟累得想蹲在路邊哭,但時值至今仍常常懷念那個從來沒經歷過的城市面貌或者是另番藝術體驗;然後接在La Nuit Blanche之後的十月中下旬即是這次我們旅遊時間剛好的當代藝術博覽會(簡稱FIAC, Foire Internationale d'Art Contemporain)(10/18-21),趁此機會,我們正好有了充足理由第一次遊大皇宮,然後雖然一張入場票要價₤32經歷到的是一場猶如大雜膾的藝術嘉年華會,不過劉姥姥逛大觀園,還是有經驗到一些淺薄的當代藝術脈絡。

秋天巴黎的很卡布其諾色調

這場巴黎秋季時分最經典的盛事 – FIAC,大概是我們這次五天四夜花都行最為期待的一件事。行前略知這個之所以能夠號稱是當前藝術風向球的展覽,主要是全球各大知名藝廊齊聚一堂「百花爭鳴」陳列其收藏的現代藝術作品,以藉機展示他們對於藝術的嗅覺或是品味。當然我們不是這個在大皇宮僅為期三日之博覽會所要鎖定的諸如藝術家、藝廊經紀人,抑是藝術評論、藝術產業相關人員,以及藝術科系學生等族群,然而我們卻也樂得趁著在巴黎的時間做個湊熱鬧的外行人,想的是機會難得,無論如何都得走的這一趟藝術嘉年華會雖然祭出票價一趟就要₤32頗令人咋舌,但也只能這樣 (雙手一攤),然後這份決心也讓我們很直接乾脆地省略掉對於每趟展覽行程一定要做的功課,反正每年都要湧入超過百家藝廊及以千來計之展品數的FIAC,我們又怎麼能夠在幾夕之間就用網路資訊搞得很清楚!我總還記得行前的我們坐在家裡想連到FIAC官網試圖稍微探究但卻一付被打敗的樣子。

前進Grand Palais (巴黎大皇宮),途經的環法賽最終站路線必須提一下

這叫普魯斯特小徑

這早Grand Palais的FIAC排隊人龍並未想像的多

對於將藝術這件事當成柴米油鹽醬醋茶後拿來消遣時光或嗑茶研究的我們而言,在用超過台幣2,500 (兩人) 進到這次有168家藝廊共同展出超過2,000個藝術作品的巴黎大皇宮,無論如何都是個很新鮮的體驗,即便我們走馬看花式也只能將博覽會裡的多數藝術物件變成浮光掠影,但憑著這幾年旅行世界城市所累積的體驗,還是有點好玩的將藝術展覽當成地方市集或是氛圍不相上下的菜市場在逛。

像是在一個個標準規劃的白色攤位穿梭遊走時,凡一經曾去過或聽聞過的藝廊,就要來個唱名表示些什麼,這些包括現在還能夠想起來的一入FIAC即可及的倫敦White Cube,及位在紐約Chelsea區的Cheim & Read、Gagosian Gallery、The Pace Gallery等藝廊;又或是我們於行進間互相考驗記憶能力而輪流猜出雙眼及至的諸多展品作者 – 儘管被列入這趟FIAC現場的藝術家們,我們大概沒法喊出超過一半,但光是這樣也讓我們甚覺興味了,同時還可以用小腦袋歸納出那些藝術家大概是當前最夯的 (當然也只能算出我們認識的),諸如我們曾遇過的在紐約大量複製人製造恐慌 (Event Horizon) 的Antony Gromley、曾以蠟砲來展示血腥與暴力的Anish Kapoor、英國新雕塑派代表人物Tony Cragg、找到骷顱頭及蝴蝶為創作靈感的Damien Hirst、與Andy Warhol齊名的普普藝術家Richard Prince、或是曾在凡爾賽宮把塑像弄的很優雅古典的Xavier Veilhan、街頭藝術家天王Banksy、身兼行為表演的中國怪咖藝術家張恒、還有喜歡把所有別人成名元素摻和在自己作品裡的George Gondo、及遑論那些眾知的村上隆與草間彌生…等。

卡到FIAC最好的入口位的倫敦White Cube
博覽會上的一座座白色標準規格攤位
有唱片封面的氛圍,連想的是Feist最新作<Metals>的"F"封面
其實還挺有藝術的fu...哈!
把妹男跟旁邊女生說這是graffiti,但明明就是邀請觀眾來一起effacer (刮) 牆壁完成這個成品創作 >_<"

而在我們的好玩之餘,其實逛在有不少是藝術家已向主流品味靠攏而不斷重製其創作概念的展品之間,像是不斷遇見的Anish Kapoor無題大面圓鏡、或是Tony Cragg大概做了100個的「扭曲人」,總就還是覺得藝術家在成名之後用一招就好像可以坐著數鈔票,忍不住也會心生煩膩,同時想著現代藝術該是有越多面向才是更健康的發展,但卻是無可避免的演化成更劇烈的「股票市場」走勢,靠著人為炒作也只有讓現代藝術更加窄化,我們總會記起名擁當前十大的那位炒起日本宅藝術的村上隆 (Murakami Takashi) 曾為他的藝術手法所做的辯駁:我必須要先將自己餵飽,讓自己有錢,才會有能力去追求我想要做的事。

"然後也才知道原來在全球經濟慘淡的2010-2011年,市場上最有價的兩件事即是金子與藝術,尤其藝術在此刻甚至展現出有史以來最好的流通,我們豈能想像從2010下半年度至2011六月在當代藝術市場 (針對1945 年後出生的藝術家) 擁有最好價錢的Jeff Koons那座藍色汽球花竟能喊到千萬歐元 (10 804 500 €) 是什麼情形 (咋舌)?接著我們更是訝異才這麼一點大的台灣其實財力雄厚到可列入這一年間全球拍賣市場的前十大 (雖然數字跟中國大陸差的很遠)……"

讀著千里迢迢從FIAC扛回的《Le Marché de L'art Contemporain 2010/2011》(artiprice出版)特刊,發現還有不少好玩的分析,像是中國在拍賣市場不只錢比重變大、同時也有能力炒作同國藝術家 (前百大發現中國籍的藝術家名額不少),歐洲無論自己家的問題有多少也一定要做藝術先鋒 (果然是資本主義的感傷),香港的藝術買賣實力不容小覷、Warhol的效應仍持續在市場發酵、Jeff Koons雖然俗豔但擅於推銷所以說他是Warhol的繼承人當之無愧…等,還有內附的那份500大藝術家名單,結果除了前面提及幾名藝術家大多佔住前百大席次,然而居首位的Jean-Michel Basquiat這位已逝的街頭藝術家我們居然不識,而繼續探究台灣當前最潮為何許人物,結果以為不認識的李真 (92名) 竟然巧合的在前些時候的兩廳院廣場巧遇的其特展捏!

博覽會有這種有讓人頗會心的裝飾

那帽子不是真的掉在地上的藝術品

曾在紐約大量複製人製造恐慌  (Event Horizon) 的Antony Gromley系列

現在紅到不行還幫奧運蓋倫敦塔的Anish Kapoor系列

Tony Cragg大概做超過100件的扭曲人系列(上)與成名之作-拿廢棄物件重排列的新雕塑(下)

Damien Hirst系列 (上為蝴蝶代表作)

與Warhol齊名的普普藝術家Richard Prince之作

張恒用香灰完成的蔣中正畫作

我最不能認同的George Condo - 拿諸名知名藝術家元素混搭

很奇怪變成市場收藏的Banksy模版作品

法國人Xavier Veilhan的雕塑作品好認在於其真的很優雅

其他拿來記錄此趟行程的有點好玩跟印象作品
不同鞋
怎麼看都很詭異的互抱人
今天買的很貴但20年內將不值一文
Bad Dog
怪手指
全民大悶鍋
雪地裡
The Blur
Alexander Cader知名之作
1968確實變成了一個icon
草間彌生
曾為Time out of New York評the apple never falls far from the tree的Leigh Ledare (Greater New York '10展)之作竟在其中
(驚)
很尷尬^^"
如假似真
與展覽相互映的當天陽光很美好的協和廣場
---尤其從逛太多到快要窒息的大皇宮FIAC出來後更覺如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