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05

2011 TAF | 0728 麗特、丹妮、佛斯 (Ritter, Dene, Voss)

演出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怎麼說起來,我們都算再一次崩潰在文化背景離我們相去甚遠的波蘭劇裡。在通過《麗特、丹妮、佛斯》(Ritter, Dene, Voss) 的滿三個小時長戲torturé後 (平均一小時的三場戲中間兩個休息則為各半小時),今年2月看《阿波隆尼亞》((A)pollonia) 的沉重+挫敗感有點跑回來,忍不住一個哆嗦!不過想我的反應也是正常,畢竟《阿》的新秀導演Krzysztof Warlikowski (克里茨托夫.瓦里科夫斯基) 是《麗》的巨擘級導演Krystian Lupa (克里斯提安‧陸帕) 的得意門生啊!儘管這兩齣戲要說的東西不盡相同,不過卻是彼此有彼此的影子,除了都讓看戲的我們好像在看水族箱的魚,還有在戲裡暗藏語彙實在都很不簡單!然後我們就又發現跟了兩冬的藝術節,突然我們可以變成了這個台北年度藝文大事的老面孔,過一年,差不多是同一批的工作人員,然後還是一樣的表演導讀老師,以及人群裡好幾個眼熟的臉,當然就也會在戲外上演好玩的事。

---------------------------------------------------------
這一晚,我們進到了一個歐洲中產階級的家庭飯廳,在那裡有一般基本的傢俱,特別是還有牆上多到讓人吃驚的家族個人肖畫像。然後藉由第一場讓我們還是有點抓不到重點的兩姐妹對話戲,大概有的梗概是性格好像迥異的她們正等著從精神療養院的兄弟回家完成有天生強迫症頭的姐姐自我感覺良好安排的天倫共樂午餐 (相較之下,妹妹對於一切是那麼冷眼旁觀)。因為舞台前的一條紅線拉起,覺得像是要用「安全距離」來欣賞一幅名畫的心情來看戲,於是忍不住覺得眼前畫面就像一幅巨大的美麗古典畫 (假設那種我向來很怕的歐式古典風是美麗吧),兩姐妹則是好像我們所悉的驕傲又優雅的名媛仕女,然而到了第二場戲,跟畫面不很搭軋的兄弟帶著他必須被小心翼翼對待的脆弱靈魂回到家中,但看似如此的事實卻在按計畫進行的午餐席間慢慢地被瓦解,隨著暗藏不算正常愛恨情感的三人互動越來越緊繃,掌控局面的兄弟那怕只是一指便撥斷緊弦,然後我們開始覺得這一家兄弟姐妹究竟是誰比較「孝」(瘋)。接著顯然混亂失控的午餐已經結束,第三場戲雖然更多時候是兄與妹,但我們發現氛圍卻更是困難,在戲裡唯一有名字的兄弟 (路德維希) 好像隨時就要崩潰,他的批判,妹妹的回應,看似兩人或偶爾姐姐加進來的對話,更多時候會像是各自的獨白與內心的狂舞…於是畫不再平靜。

由歐洲劇場巨擘的波蘭導演克里斯提安‧陸帕 (Krystian Lupa) 所重現的奧地利後歌德最偉大文學家湯瑪斯‧伯恩哈德 (Thomas Bernhard) 完成的劇本,原汁原味地搬上第一次做為藝術節場地的松山文創園區特別打造的展演室,實在讓我們揪感心。只是這個算是破天荒為劇場演員編寫的作品 (正是麗特、丹妮、佛斯等3個角色),說起來講的兄弟姐妹既敏感脆弱又病態的情感,是透過演員之間的動作或對話等,可以讓人懂的皮毛,可是若要真要揪認真探究下去,重量級導演與讓人從這裡開始仰望的劇作家,再加上一直與劇作家牽扯甚深並帶進其作的20世紀最瘋狂天才哲學家路德維希‧維根斯坦 (Ludwig Wittgentein),這齣戲變成豈止這麼容易跟簡單吶!就像當我們將洋蔥的皮一層層剝下去,想了解此作的痛苦指數,只會讓我們覺得自己是發生了什麼事?辣辣的洋蒽細嚐知其甘味 (我還沒有吃到這個甘捏),隨人意願欣賞留在口中久久不去的味道,而背後是三個大師的《麗》劇又豈是想像中的那麼容易咀嚼,明喻與隱喻相互穿插在三個小時的戲裡,有時只是在那一扇門或窗的開合,甚至是一幅畫的人像表情,而演員說的話或是舉手投足間,在這些後面的意涵,卻是體悟始終還是不能夠太深刻的我們即使戲看得辛苦卻也很難再多談上更多什麼了!只不過即便這樣,我們還是對於另一種大師有著這樣的第一次體驗就很甘之如飴 (想睡而不能睡、還換來隔日仍無法回復正常軌道的自虐啊)。至少很難得會做出這樣的「求知」態度,除了向來看戲不太會錯過的半個小時戲前導讀,還在戲的三天後回到場地參加一個小時與導演及演員們面對面的戲後座談。

我們看戲後三天再重回現場參加戲後座談是第一次的體驗。
才知也任教的導演Lupa話匣子一開會說不完,
不過他知道自己的症頭,會在講到一個階段收,
否則真的一個問題他可以講到明天...腦袋太多東西了啊!
座談會後,不願放過連演四天那麼"孝"的戲的劇團的觀眾們,以及真令人折服的導演風采。
整場座談會,不知是還沒從戲抽離還是太過疲累,
整個不在現場的妹妹丹妮。

然後在看戲當日的戲外,明明文藝氣息也沒很多的我們卻好像快變成這類藝文活動的老面孔。這回看戲的鄰座來了一個眼熟的男人,分明最愛什麼事都好像有發生或有嗎的我 (為了記憶才建格,噗),竟然好像被什麼附身而精確的認起男人是曾在去年沒有人演的《史迪夫特的事物》為我們做導讀的老師,然後又不知那來的勇氣,我就這樣主動地與男人搭訕了起來,而且還能以相談甚歡來描述我們短短數分鐘的對談,猜若不是結伴來這晚《麗》的現場,可能現在流行的臉書帳號都要到了吧!噗!「再聯絡」的憾事先擺一邊,好玩的是我弄清楚導讀的人不見得都先看過那些戲才來講,原來他們可以就消化資料再用自己的話天花亂墜的做30分鐘演講啊!有點破滅的感覺耶!

最後回到Lupa的這齣戲。在帶著歐洲人很假 (中產階級或所謂中流砥柱的虛偽與做樣子 – 其實我們這裡也蠻有的) 的一點點體悟,接著過氣文青除了要我低調展現自己的什麼都不知道 (把維根斯坦連到維根主義是讓人尷尬的極致),也已經下令桌子收一收,雙人讀書會就從《麗》劇的其一關鍵字,他手邊有的德國哲學家叔本華 (Arthur Schopenhauer) 薄薄作品來重起爐灶。

首次做為藝術節主場地的松山文創園區還真不賴,
不過這塊空地還快就要被"巨獸"給吞噬...

忍不住覺得早該開放這麼棒的地方了!

怎麼我一直覺得應該要叫耿一輝的老師在做導讀,
聽說明年台北藝術節要讓他搞了!混的挺好的!

這次的戲還送這本劇本讀冊,
劇作家用的"詠嘆調"對白型式看著看著覺得很好玩。

在倉庫演出。


《麗特、丹妮、佛斯》廣告片段:全球瀕臨絕種的劇場藝術


2011台北藝術節《麗特、丹妮、佛斯》官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