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15

'10 New York | 城市藝術拼圖- 未竟的其他

紐約的隨便路邊也有很好玩的即時風景可看。
這個在Greenwich路邊停靠的搬家貨車外觀佈置,
不就像是動畫電影Toys 3跑到生活裡,實在太幽默了。

恰逢二訪紐約的差不多一週年,繼續獻映這次在紐約市有意或無意留下的城市藝術拼圖 – 在前篇Midtown及SoHO之外的區塊林總瀏覽,當然在這顆大蘋果裡還藏著不只我們這些的很多東西,都很值得旅者親自去冒險探訪囉!


West Chelsea

Life Undergroud,美籍藝術家Tom Otterness之作,2002年建置
14th Street Subway Station (14街和第八大道的地鐵站),地鐵線:A、C、E、L

在城市裡要怎麼異想才夠瘋狂或讓人驚喜?那麼就選擇刻意跳上地鐵,在14街的地鐵站下車 (反正來到紐約誰都不會想錯過廢地成功重生的Chelsea Market),遇上由來自布魯克林的藝術家Tom Otterness在這裡、那裡…無論牆腳、樓梯、樑柱、或天花板所放置的超級生動與幽默的銅雕小人作品,保證真的會驚笑連連。

話說這位現已滿頭白髮的藝術家 (b. 1952),向來以他的銅雕作品接近逗趣卡通造形而著名,因此就如同我們這回有意在14街地鐵站找到其知名之作Life Underground,輕易可聞他所保有的赤子之心。只是在Life Underground,藝術家克服了地鐵站建築先天的侷限,然後像是用躲貓貓的方式,將一小座一小座可獨立或是整體對待的銅雕娃娃放在地鐵入口、月台、樓梯、座椅、天花板鋼架…等,當我們像是尋寶一樣去找到繞富寫實與幻想的小人雕像,看到了或是人孔蓋中冒出鱷魚死咬著路人不放、或是用大鉗子夾著兩個小人的蠍子、或是身著制服的警察正在執法、或是立於樓梯轉角看似身無分文的乞討窮人、或是踩踏在天花板鋼架不停工作的人們…等據說有30多件重覆出現或不同主題的雕塑件,雖然真的會像孩童發現什麼新大陸一樣的開心大笑,但再看這些處於「地下生活」的小東西 (怎麼我會連想到紐約地鐵無處不在的鼠輩們),他們的戲劇性動作雖然呆笨可愛但卻又那麼地讓人熟悉,感覺上就好像進入到一個社會的快速縮影,而深感藝術家呈現這些討喜物件的立意其實並沒那麼簡單。

只不過再繼續將作品延展下去,矛盾想法浮現:藝術家想藉由每天動輒會有數以萬計流通的觀眾做為一個可以順便教一課的表演舞台,大概也會在大家每天一定要做的城市往返中給麻痺淡化吧!況且社會的兩極演變,好像也不能因此透過這30多件作品去改變什麼,至少這位在紐約吃得很開,在全世界也混的挺好的藝術家,看看他的藝術操作模式,應該就絕對很難避免這個世界用名利及金錢運作的機制吧!

奧特尼司的異想世界

Chelsea Market (Mon - Fri: 7-20, Sat: 7-19, Sun: 8-18),1997年重建完成
75 9th Avenue/ Subway: 14th Street and 8th Avenue

徹底讓傳統市場印象與潮流時尚給合的Chelsea Market,是在1997年由一個餅乾工廠成功變身。當然在設計師的巧手將廢物再利用,幾乎保留了原來樣貌的這座建物,除了本身就很有可看性,其中所引進的不少食店也是深受老饕們的推薦,無論是Amy Bread或是Sarabeth's Bakery所提供的食物都能夠在榜上有名,而這裡在招了不少時尚潮店進駐後,再加上仍可供應民生性用品 (超市在內),自然能夠雙重滿足婆婆媽媽照顧一口子的需求,以及許多時髦人士的青睞 (結合周邊的商家,Apple Store也位於其鄰)。Chelsea Market被定調於此,變成了很酷的品牌,也讓我們兩次的紐約拜訪都沒有錯過撥空一遊。喔!這座市場品牌之所以被放入我們的紐約市藝術拼圖,其實是其最吸引我們的三不五時結合藝術之短期特展,像這次我們遇上了「翹鬍子」肖像展,一張張影像端詳之下還蠻有趣的。總之,自身風格即十分突顯的Chelsea Market以一種結合藝術與流行元素經營,讓任何到紐約的異鄉人都不太會想要錯過,至少對我們而言是如此。

曾寫過的Chelsea Market (2008年紐約行)

High Line Park,2009年6月第一個路段開幕
自Gansevoort Street起至20街

仿效法國巴黎的綠色小徑,這座從1930年代的舊高架鐵道重建而改的環保公園,是在2009年6月重新開放 (部份從Gansevoort到20th街)。公園除了可以延伸的Hudson River河景或是West Chealsea一隅市景都讓人值得花時間駐足,另公園內部的陳設與一些巧思也都是會讓人一次就愛上此地的重要元素,就像位於17街與10大道所設置的階梯式座椅,透過那處所建有的一個大窗口,眼前流動的真實街景變成了一部Live收錄的電影,而自在個人的電影詮釋就讓一切更有興味。不過在上述之外,公園裡不定時的置展也讓人頗感經營的用心。


7000 Oaks,德籍藝術家Joseph Beuys所作,1982年
West 22nd Street (between 10th and 11th Avenues)

這次的紐約行,第一次認識其實也老早立名的這位德籍橫跨好幾項領域的藝術家Joseph Beuys(1921-1986),然後知道用「怪咖」兩字來形容這位特立獨行或是爭議極大的前輩實在也太過客氣,像是我們在網路看到他的幾個知名之作,如一張噁到不行的油脂椅、或是讓人頭昏的如何向一隻死兔子解釋圖畫等,不過這些作品即使都過了那麼久,都還常為現今的藝術家所引用,像是蔡國強或張恒。只是上述的那些都還可以稱之為「作品」的作品都不能比上Beuys寫的一塊黑板被放在MoMA讓人瞻仰而更令人驚奇了!

而話說回Joseph Beuys透過Dia藝術基金會的邀請在Chelsea的西22街所放置的7000 Oaks作品,若稍不注意很可能會讓人就匆匆忽略這些實則的一個個石頭墓,當然這主要還是作品所用的物料並不特別顯眼 (甚有人批為醜陋),再有市民垃圾為鄰。不過當我們特地前往觀看這項說是藝術家晚期極代表之作,卻見有人將隨便一張寫著"這是展覽"等字樣的公告貼附石頭墓上,不禁莞爾。這個作品說是栽一棵樹與放一個花崗石磚的象徵舉動,讓置展場所與附近空間有所區隔,然後若知多一點民族背景,又會知道橡樹其常被用來代表日耳曼人的靈魂 (藝術家為德籍),7,000顆橡樹自然有稠密群體的延伸意…等,另作品所含的時間過程,如橡樹的慢慢長大,及7,000數字非得靠追隨者來一一實現。不過我們來到作品這裡,來不及細算立上的石頭墓數量,無法確知已故藝術家的想法究竟在經過近三十年歲月的今天是否還有在被執行,但回到台灣看到如今已卸展半年的2010雙年展有位叫做石晋華的在地藝術家,竟引用此作概念訴諸對台北國際花博的抗議,即台北市政府為了花博每砍下一顆樹就為其立一石碑,只不過還是覺得類似的概念置於戶外與供在美術館其實效果跟直接給觀者的思考力度差蠻大的就是了。

藝術家寫的黑板被錶框放在大美術館供人瞻仰真的有夠了不起。Joseph Beuys作品,攝自MoMA。

約瑟夫•波依斯:《給卡塞爾的7000棵橡樹》(簡中)
Joseph Beuys: 7000 Oaks at Dia Art Foundation


Others & Suburbs

Alamo (Astor Place Cube or Cube) 亞斯特廣場立體方塊
美籍藝術家Bernard (Tony) Rosenthal 之作,1967年
E8th St. & Lafayette St. (格林威治村進東村入口) Lower Manhattan

處於總是車水馬龍與遊客絡繹不絕的亞斯特廣場 (正是從格林威治村進到更自由前衛的東村入口),其實誰都是一眼就不會忘記自70年代以一個角的特技站立於廣場上大黑色方塊,只是大概作品跟地方淵源實在太久,搞得我們這些短暫的城市過客也對方塊的存在變得也不特別好奇。趁此機會看了一些資料,獲知這個也曾經有過被移走之多舛命運的極簡雕塑品,確有其精神意義在,即使起初此作僅做為當年紐約市進行短期藝術工程的25件作品之一,而被指派任務的美籍立體派雕塑家Tony Rosenthal (1914-2009) 還不是太樂意呢!不過誰會知道這座雖然型式簡單但卻因設置極具力度的方塊在豎立於這個老早就乏人問津的廣場上後,竟然發生一些神奇的事。年輕人開始相約會說:how about to meet at Cube? 又或是不知誰開始,就將這裡當成一個自由發言的地點。後來我們才知道藝術家將方塊正式命名為Alamo(阿拉墨),其實是有典故 – 原來Alamo為藝術家妻子所取,其正是緬懷1836年美國原住民對抗外來者武力統治的一個發生在Alamo之重要戰役 (Alamo Mission),於是Alamo就成了不自由、毋寧死的象徵。於是儘管東村的風景隨著城市的演繹一點一滴地被全球工廠化了,但這個曾在一段時間被搬動的黑色方塊在幾經抗議最終仍還是回到這個原地,繼續跟無論是在地人或是像我們這樣的外來者,靜靜地但又很有張力地傳承它想要說的理念。

亞斯特廣場立體方塊

See It Split, See It Change,美籍藝術家兄弟檔Doug與Mike Starns,2008年
South Ferry地鐵站,Lower Manhattan

這個建置於下曼哈頓South Ferry地鐵站的多媒體裝置,是出自於紐澤西雙胞胎藝術家Doug與Mike Starns之手,其於2008年1月地鐵站開幕時受託而置。其實也不必太刻意拜會,此作即輕易可達,畢竟來到紐約,絕大多數的人都會選擇跳上史坦頓渡輪享受免費的曼哈頓之景,而South Ferry地鐵站則就變成不太容易錯過的市中心至搭船口之交通承接要道,當然稍加注意即會看到位於車票匣口的樹狀裝置藝術。號稱與與德國技師合作,並且採用了最先進技術的此作 (細看確實別於一般於地鐵站的貼磚),據稱是在多次的嚐試與錯誤中學習經驗才完成。藝術家針對作品表示:「我們正在努力的是利用樹枝的"分叉"與"變化"之天性這種概念來呼應地鐵系統的分支…這是時間以及空間裡的某件事正發生。」其實利用自然物件本身特有元素的概念植入城市中,如變化、正在發生等,已是原以攝像作品為主的這對雙生檔自80年代後進行這類裝置藝術的一大特色,我們這次來到紐約,時間正好遇上了他們在大都會博物館屋頂的不斷成長與變化之大竹林(頗有違章建築感)。

Making Artistic Connections at a Subway Station, NY Times

FENCE EMBROIDERY WITH EMBELLISHMENT,美籍藝術家Katherine Daniels之作,2010年
South Street & Wall Street

這片隨手得來的藝術風景,還是因為那週六下午打算到下曼哈頓的11號碼頭 (Pier 11) 再佔一次紐約市便宜 – 搭限時免費船去布魯克林REDHOOK的紐約好不容易才有的第一個IKEA – 才有的。當時遇此作並不明所以,僅覺高架橋下何來這種鈕扣式的工程裝置,於是循作品慢慢走到了介紹看板,也回來循照片線索才知原來這是紐約在Downtown用藝術進行一場地區重建專案的其一作品,概念是每個參與的藝術專案皆要採用建設所用的障礙物件,以一種原創和異想天開的設計來抓住再造下曼哈頓時的持續天性。在紐約散步,隨時睜大眼睛觀察果然驚喜不少。

藝術家Katherine Daniels

壁畫
Front Street (近Water Street 交口)

巧妙地將城市空間要放的戶外大壁畫裝飾,與所處的實際風景結合,看到了此作,也忍不住手癢拿出相機留念了。

5 Pointsz
Jackson Ave and Crane & Davis St, Long Isand
(Line 7往Queens Flushing 方向,過東河,車上高架橋,一個大轉彎後在左方看到5 Ponitz)

佈滿塗鴉藝術的5層樓高廢棄工廠據說會長成像現在這樣,變成訪紐約可看的景點之一 (去到城郊P.S.1美術館可順道一瞧),其實也是無心插柳而來。原來是36年前買下這個廢棄工廠的主人,本想等經濟好轉再將該廠改建為經濟價值高的大樓,於是等待期間就鼓勵大家到這個工廠玩塗鴉,結果就讓5 Pointsz變成了來到紐約另一個可停駐的公共藝術景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