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30

'10 NYC | 0603 探訪MoMA (1)


準備推出的老早即想起草的2010年二訪紐約MoMA系列,率先進入了幾個有期限的影像特展,其中包括一次瞻仰了現代新聞攝影之父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驚人的黑白影像作品,以及女性攝像師作品集結的《Pictures by Women》。

--------------------------------------------------------------------------------
2010年的二訪紐約MoMA,從第一次的實質參觀經驗學習到不一定是早起的鳥會比較好,雖然一早進入博物館確實可以握有充裕的走訪時間,但首先必須用時間與體力加入每早無法按算的排隊人龍,可能心情難免浮躁;抑或是準備利用星期五有限的下午四點至八點的免費入內時段,雖然可以省下美金20元的單張成人入場票預算,但卻得面臨博物館像是夜市的氛圍,不僅失去看展品質,也當然沒有辦法一次性走完館內豐富的置展,當然若對打算抱持著「MoMA僅此一遊」的旅客,很可能這樣的安排也綽綽有餘了。

這次規劃我們的MoMA行,早知博物館季節性地在每週四舉辦MoMA Night,因此館內開放時間可延遲至晚間的8:45,所以我們也很順理成章的把這次旅程會遇上的第一個星期四下午 – 也是我們的旅行首日,填上了拜訪MoMA行程,於是進入館內的時間已近傍晚五時。

較之第一次被定義該看要看到的參訪 – 幾幅館內典藏的知名印象派作品皆不容錯過,這次的MoMA,我們在經過兩年時間的洗煉,除了更明白技巧取勝或抒情式描繪的經典藝術作品已沒有辦法滿足我們,也更知道如何在行前透過網路收集更多的資料來更完整我們的看展經驗。這次的參觀,雖然一些遺憾我們與當代最為知名的女性行為藝術家Marina Abramović的《The Artist Is Present》(3/14-5/31, 2010) 失之交臂,但卻碰到了被譽為當代最具影像力的攝影大師Henri Cartier-Bresson的《The Modern Century》影像作品系列(4/11-6/28, 2010)

失之交臂的Marina Abramović

Henri Cartier-Bresson: The Modern Century

"To take photographs means to recognize - simultaneously and within a fraction of a second - both the fact itself and the rigorous organization of visually perceived forms that give it meaning. It is putting one's head, one's eye and one's heart on the same axis." ─ Henri Cartier-Bresson


說起Bresson,其影像風格與作品透露的訊息,很自然地我們都要連結上這趟旅程倒數一日,匆匆回到大都會補看與其風格大大迥異的Leon Levinstein系列作品。也其實我們對兩者作品兩相比較,不必偷瞄介紹,大概也能嗅出Bresson所帶有的富貴之氣與一種系出名門的學院風格,僅管他們都是那種熱愛在街頭上,用手上的黑白底片抓取一個動作的瞬間。

這趟在博物館尋著Bresson的世界地圖走入其用徠卡相機所製造的影像系列,起初我們都會驚異於他所謂的「決定性瞬間」(Images à la sauvette),但再更進入他的作品,卻發現這個瞬間豈止是時間的永遠停駐,而是在那些時間背後都有著好真實的靈魂,然後自己就在內心偷偷產生一種悸動,忍不住的身體微微顫抖,然後也很神奇地在觀展後這麼久的今天,有時候會在自己身處的彩色世界裡,在偶然的那麼一時一刻,連結上Bresson那些其實與自己素昧平生的黑白影像上頭。

大師的作品實在很迷人,若要認真瀏覽,很可能一時半日都不夠,於是我們也只好忍住稍一不慎就會停住的參觀腳步,快速地帶回幾幅當下就被打到的影像作品。當然我們對於大師於二次大戰後的1949年,被中國邀請至當地為其政權更替進行長達半年的影像紀實,以及展中被作成兩相對照的共產黨人民公社與銀行資本主義代表…等這一段世界經歷,迄今都還留有蠻深刻的印象。

最後是大師為攝影詮釋留下不少名言,其中摘錄幾段來做為在這麼久以後回憶起幾乎無法記得細節的這趟MoMA參觀結語,也很可能可以做為當自己拿起相機時,不試圖隨波逐流留下「大中至正」的該注意都注意到之影像一種提醒,畢竟攝像技巧可以學習與追求,並靠著練習來進步,但觀察的雙眼要精確或是獨到很可能是天生或必須培養,只是這一類更難就是了。

「在短短一瞬間,既看出事件關係重大,又看出形式層層相因,讓事件做出適當呈現」─1952年

「攝影與繪畫不同,拍攝的那一秒是個充滿創造力的瞬間,你所構建和表達的是生活本身所提供給你的,並且你必須憑直覺判斷何時按下快門。按下快門的那一瞬,便是攝影師所創作的,哦......是的,就是那一瞬!一旦你錯過,它將不復存在。」─ 1957年

幾乎可以是Bresson一生倡導的「決定性瞬間」
理論開端的《Behind the Gare St》(Lazare Paris, 1932)。
這張抓到一個男人嚐試邁步跳過一灘積水,
他的鞋就要踏到水中的一瞬間,
大概也是很多人認識(或愛上) Bresson的開始。
這張有偶遇感的1932年攝於法國Hyères的騎腳踏車男子也很容易在Bresson多到數不清的陳列影像中讓人驚豔。


你不能不認識的攝影師 vol. 03 – 卡地亞•布列松 Henri Cartier-Bresson
Henri Cartier - Bresson: Portfolio (NWEB_HCB_CENTER)




Pictures by Women: A History of Modern Photography

至於接下來在館內特別走到的女性攝影師作品展 (5/7 2010-4/18 2011),則主要是受到總是不呈現美好、而以那些社會畏懼人物的怪咖 (freak) 為聚焦的女攝影家Diane Arbus吸引(其故事曾於2006被搬上大銀幕並由Nicole Kidman出飾:Fur: An Imaginary Portrait of Diane Arbus);以及在紐約大蕭條時代 (1929) 素用黑白攝影表現紐約街頭和建築物而為人所知的Berenice Abbott。

這日快速走過這間集結不少不同女性攝影家作品的展室,第一個感覺蠻強烈的,可能是在走過Bresson倒顯得循規蹈矩的紀實影像後,當走入此間展室,因懸掛不少超出原來預想主題的影像,總覺得女性們在為自己手上的方框與膠捲選擇記錄的物件似更為大膽許多,其中有不少是教人觀看後甚為不舒服,就比如前述的Diane Arbus。不過在可以拍照的此特展中,因為專心瀏覽作品,反倒留下的影像記錄也僅兩三張而已。



Laurie Simmons. Walking House. 1989
此作好玩之處是影像放在一個全身鏡中,
且按照人的比例呈現,
因此當我們站於作品前,
女人的腿就變成我們的腿
簡言之,長腿的房子就變成我們旁邊的人

Diane Arbus 的攝影世界
Diane Arbus:解讀Patriotic Young Man with a Flag
Berenice Abbott at Wiki
Get the picture: Berenice Abbott (Englis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