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拍LesinRockutpibles |
我們的年度系列來到「電影篇」– 也是年度系列終章。以為用一年時間完成逾130部觀影記錄,眼睛閉上隨便就能選出我們的十大清單,那知很跌破眼鏡的是文青在ㄍㄧㄥ了幾天率先完成這項功課竟堅持只能挑出五大,於是我也只有當跟屁蟲的份 (事實上也發現真的能挑出的不超過10部電影)。我們這份的En top 5電影是根基在2011年所完成的任何觀影,因此不論影片的出版年份,不過在要正式進入列下前五大,仍試著節譯媒體專文來為2011年的電影做個大彙整,找上的還是最近日夜抱著的法國周刊LesinRockutpibles。
去掉整頁影像,LesinRockutpibles至少佔有8頁篇幅的cinemas分析,大概用幾個點切入,只是若要我一舉消化恐怕細胞死掉八成 – 感覺2012的第一天變成這樣似乎不怎麼明智,於是挑著節譯。在專文裡,就先用法國的境內外來觀察究竟2011年流行怎麼樣的電影風:
"首先是在法國外面,「世界」的議題很夯:因為這個世界不夠了,因為過去大家相信的宇宙基石變得飄浮與不穩定,所以談宇宙星球 (Multiverse:多重宇宙) 好像顯得更公平。於是有未獲票房青睞、但反因將個體生命與宇宙功能硬扯在一起的空談氛圍而讓人覺得好笑的2011年坎城金棕櫚獎:Terrence Malick的《The Tree of Life》(生命樹) – 電影裡拋出了無止盡的問題,但答案卻是很貧乏,然後套進公式的介於無限大與無限小之間的鬼打牆影像足以讓人暈頭轉向;有雖與Malick恰好相悖的Lars von Trier《Melancholia》(驚悚末日) – 諷刺地反信仰 (宗教)、殘酷地反情感同化、憤世嫉俗地反光明的基督教對於情感的吐露,但其仍與《The Tree of Life》異曲同工,同樣是用個人內心情感說無限宇宙、同樣系出史丹利•寇比力克 (Stanley Kubrick) 的《2001: A Space Odyssey》(2011太空漫遊,1968年作) 風格:生命起源 (Kubrick是猴子、Malick是恐龍)、另一個星球的運轉 (Lars von Trier的鬱星);然後有跳脫多重宇宙,但卻穿梭去到另一個更少沮喪與不安世界裡的Woody Allen《Minuit à Paris》(午夜巴黎) – Owen Wilson時空交錯地穿梭,從現在去到美好年代,以及更早的1890年代。
"接著回到法國自己家裡頭,即便法國在「世界」缺席,但仍可找到某種程度的野心與豐沛,其正是「社會」的相關主題。法國有Bertrand Bonello這部年度最美但實為見證與社會評論之作的《L'Apollonide - Souvenirs de la maison close》(巴黎妓院回憶錄) –儘管電影被幽閉恐懼的妓院之牆圍住,但卻是內心的一場奧德賽旅程;有談論政治的電影,包括很好的Pierre Schœller《L'Exercice de l'Etat》(國家公務) – 以交通部長的公務為故事重心;以及很糟的Xavier Durringer《La Conquête》(征服) – 描寫法國保守黨右派總統Nicolas Sarkozy在2007年大選期間的參選過程,其內容讓人難以忍受的做作以及陳腔濫調地諷刺政治;還有介於這兩部政治電影間的可讓人思考之作,如Philippe Lioret的《Toutes nos envies》(我們的想望) – 罹絕症法官和另一位法官處理被債務逼上絕境的單親媽媽案件、或是更積極的Maïwenn的《Polisse》(守護天使波麗士) – 保護未成年的特警隊故事;有一直都有的想為2011年因社會不公而有的不安以及因社會遺棄產生的恐懼包扎之作,如以貧富階層主題的有Olivier Nakache與Eric Toledano共導的《Intouchables》(誰都沒奈何)、以及某種程度並不恰當的喜劇,包括Philippe Le Guay的《Les Femmes du 6e étage》(頂樓的女人) 與Anne Fontaine的《Mon pire cauchemar》(我的最噩夢);有資產階層浪漫喜劇,像Cédric Klapisch的《Ma part du gâteau》(我的一份甜頭)…。
接著專文也揭露即使2011年的經濟不景氣,但院線票房記錄卻跟2010年一樣的出色,法國人不僅沒停止到戲院,甚至觀影數字越來越多,他們所看的電影不是只有本土出品的《Intouchables》,《The Tree of Life》、義大利的《Habemus Papam》(教皇誕生)、《Melancholia》、法國的《La Guerre est déclarée》(宣戰)以及《A Separation》(分居風暴) 都衝出不錯成績;《Drive》(落日車神)、《Minuit à Paris》、《Black Swan》(黑天鵝)也獲得巨大迴響;而對經濟不無小補地提振還有《L'Apollonide - Souvenirs de la maison close》、《Pater》(天主)、《Tomboy》(裝扮遊戲)、《Il était une fois en Anatolie》(安那托利亞的故事)。但在這其中也有不乏在票房跛倒的大作,如葡萄牙的《L’Etrange Affaire Angélica》(安潔莉卡的奇幻旅程)、法國的《Un été brûlant》[老導演Philippe Garrel之作]、美國的《Comment Savoir》(愛在心裡怎知道)。
然後是專文有提到2011年不能忘記的還有一堆電影講電影的美麗到不行、以及回到過去電影,有Martin Scorsese向電影表現主義始祖Georges Melies致敬的奇幻電影《Hugo Cabret》(雨果的冒險);有Michel Hazanavicius回到默片時代的《The Artist》(藝界人生)…等;以及那些可以投射到未來之境的介於2D與3D電影,在這個部份的代表有《The Adventures of Tintin》(丁丁歷險記)、《Sucker Punch》(殺客同萌)以及《Mission Impossible 4 - Ghost Protocol》(不可能的任務4: 鬼影行動)…等。
拉哩拉雜節譯雜誌的文字,慶幸的是有不少片子其實在台灣正準備上映了。Violà! 我們的素人版en top 5 films在此分享,然後註記的是兩人心目中的今年度五大電影清單雖仍有重覆,但畢竟男女有差,會喜歡的理由絕對天地之別!
------------------------------------------------------------------
客座素人影評A倫跟推薦理由
1. Jean-Pierre Dardenne, Luc Dardenne (達頓兄弟) 的《Le gamin au vélo 》(騎單車的男孩)
推薦理由:對照Cannes同班同學Ceylan跟Lars von Trier,形式不應該超過內容,所以選他。
Year 2011
2. Steven Soderbergh (史蒂芬索德柏) 的《Contagion》(全境擴散)
推薦理由:衛教宣傳片,對照負面衛教宣傳片The Ides of March,套子套著比較乾淨,所以選他。
Year 2011
3. Jean Eustache (讓•尤斯塔奇) 的《La maman et la putain》(媽媽與妓女)
推薦理由:教學重要生活化單字putain,所以選他。像看到原版村上模仿的'70年代愛講古彈珠台。
Year 1973
4. Derek Cianfrance (德瑞克奇安佛蘭斯) 的《Blue Valentine》(藍色情人節)
推薦理由:標準同一,形式不應超過內容,故事講的人心癢癢最重要,所以落日車神out。
Year 2010
5. Nicolas Winding Refn (尼古拉斯溫迪黑芬) 的《Drive》(落日車神)
推薦理由:簡單的內容應撐不起整部電影,但被片尾曲救了,落日車神in。
Year 2011
------------------------------------------------------------------
格主素人影評跟推薦理由
1. Jean Eustache (讓•尤斯塔奇) 的《La maman et la putain》(媽媽與妓女)
推薦理由: 到現在,從台北光點回來兩個月了,我還是沒能忘記我的頭被男人不斷parenthèse (題外話) 給弄的頭有夠昏,還有女人坐在床上流著眼淚的獨白讓我驚心動魄,看到法國經典就是爽快!
2. Jean-Pierre Dardenne, Luc Dardenne (達頓兄弟) 的《Le gamin au vélo 》(騎單車的男孩)
推薦理由:正是不花俏的題材更能顯見導演用影像說故事的能力。
3. ex aequo Derek Cianfrance (德瑞克奇安佛蘭斯) 的《Blue Valentine》(藍色情人節) & Nicolas Winding Refn (尼古拉斯溫迪黑芬) 的《Drive》(落日車神) & George Clooney的《The Ides of March》(選戰風雲) & Glenn Ficarra, John Requa的《Crazy, Stupid, Love.》(熟男型不型)
推薦理由:不管是有著超強後座力的《Blue Valentine》、或是影像讓人忽略空洞劇情的《Drive》、抑是鋪陳面面俱到的《The Ides of March》,重點都是Ryan Gosling、Ryan Gosling、Ryan Gosling – 我們的電影新寵!然後搶搭2011年底觀影便車的《Crazy, Stupid, Love.》不只是Ryan Gosling的dirty dance +1,還有怎麼現在還有人會把愛情喜劇拍成這樣陳腔濫調,怎麼想都覺不只很好笑啊!
Year 2011
Year 2011
4. Woody Allen (伍迪艾倫) 的《Midnight in Paris》(午夜巴黎)
推薦理由:也許不是Woody最好作品,也管他是不是Woody老來個人對於巴黎的過度偏執 – 連城市放的屁都是香的,會有現實人生恐懼症的我也想要能夠在時空裡跑來跑去脫離現實。
Year 2011
5. ex aequo Anna Boden, Ryan Fleck (安娜波頓與雷恩佛來客) 的《It's Kind of a Funny Story》(說來有點可笑) & Neil Burger(尼爾柏格) 的《Limitless》(藥命效應)
推薦理由:小孩跟大人都有煩惱!在《It's Kind of a Funny Story》度過青春期煩惱,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變成《Limitless》裡工作、愛情都很loser的大人,誰不想也有神藥。兩部電影的搖滾配樂都贏了。
《It's Kind of a Funny Story》
Year 2010
《Limitless》
Year 2011
其實還有兩部卡在2010與2011尷尬的交接時間點之作也很有推薦的理由,不管是劇情、演員、影像等,就一併附上!
Darren Aronofsky (戴倫艾洛諾夫斯基) 的《Black Swan》(黑天鵝)
Year 2010
Mark Romanek (馬克羅曼諾) 的《Never Let Me Go》(別讓我走)
Year 2010
媒體年終榜 – 感覺下一步是要把這些名列的觀影記錄補齊 (*者是看過了)
LesinRockutpibles (FR)
|
||
1
|
The Descendants (繼承人生)
|
L'Apollonide - Souvenirs de la maison close (巴黎妓院回憶錄)
|
2
|
Des Hommes et
des Dieux (人神之間)
|
L’Etrange
Affaire Angélica (安潔莉卡的奇幻旅程
|
3
|
The Tree of Life (生命樹)
|
Comment Savoir (愛在心裡怎知道)
|
4
|
Margin Call (黑心交易員的告白)
|
La Piel que Habito
(切膚慾謀)
|
5
|
Melancholia (驚悚末日)
|
La Guerre est Déclarée (宣戰)
|
6
|
We Were Here
|
Dernière Séance
|
7
|
A Dangerous Method (危險療程)
|
Pater (天主)
|
8
|
Incendies (烈火焚身)
|
Super 8 (超級8)
|
9
|
Copie Conforme (愛情對白)
|
Essential Killing (我不要死)
|
10
|
Moneyball (魔球)
|
Minuit à Paris
(午夜巴黎)*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