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倫敦的第一天,才將肩頭上近廿公斤的大包從旅館卸下,等不及就要將我們數訪倫敦的行腳地圖第一次拉到西倫敦〈Sloane Square〉區域,試圖用已是置展最終日的《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 New Sculpture》來成就我們聽聞許久的〈Saatchi Gallery〉小旅行首發經驗 – 藝廊於1980年代中期啟用後即以呈現當代藝術而聞名,並為〈Sloane Square〉一帶挹注更貼切的上流氣息。
對於我們而言,一訪再訪才剛透過媒體揭露的全世界最被嚮往的三大城市 (順序為巴黎→倫敦→紐約),好像可以在這其中玩出一次比一次更熟悉以及新意感是挑戰、但卻也饒富興味。這次在倫敦短暫的四日,還是很多地方想去,但還是受限於時間與體力必須有所取捨,而位於我們過去一再錯過的高級上流地帶〈Sloane Square〉的〈Saatchi Gallery〉,在嚮往了那麼多年也就自然地成為我們無論如何都覺有必要排除萬難走一趟,也那麼剛好,星期天我們才從北方的愛丁堡飛到倫敦,藝廊第一次齊聚20位當代最夯的雕塑家之作所規劃的《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 New Sculpture》(接下來的形體:新雕塑) 來到最終日 (5/27-10/16),於是我們得以用一種以藝術為本的史無前例經驗去形塑未來可能性。這一天,腳步匆匆及至藝廊倒最意外入館免費,於是我們早備好的零錢當場收下,同時暗自竊喜稍晚到幾個市集可手頭充裕地更照顧我們向來其實已對待不薄的脾胃。
出了Sloane Squeare地鐵站的街邊風情
Zara Home
總是這樣,當我們用時間完成這趟東西很多的展覽旅程,都還是外邊的風景更好
觀察調皮的孩子
結果孩子們不管三七二十一跑進假日不開放的草皮,那管得了大人緊張的制止
及至特展裡,儘管手上早備好資料都能夠讓我們從容不迫為觀展路線概覽,但畢竟事情都是百聞不如親眼見證,特別是以「未來」為名下,展覽許多作品的形式遠超過我們的經驗能想,即便藝術家所用上的組成、組裝、縫製、釘打、黏貼、堆疊或分層等手法雖是普遍,但打破材料限制地組合黏土、拋光金屬、織品、膠合板、污垢、馬皮、泡沫塑料等所呈現的雕塑,倒也讓我們在應接不暇之餘還得連忙收拾滿地眼鏡碎片。感覺是藝術走成了這個樣子,以後又要怎麼去變異啊!忍不住也跟著人家喊燒地焦慮跟煩惱起來 (莫名其妙)。
(藝廊裡收起大相機,用手機記錄這場怎麼看都很驚異的藝術旅程)
帶著頗大期待一覽《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 New Sculpture》,
結果最驚豔的目光還是在非屬此特展的Richard Wilson用機油佈滿地下室反照環境而讓觀者產生錯置感之裝置
入館對特展首及之作是引起大人小孩興趣的牆上大喇叭 –
為藝壇常青樹的加州藝術家John Baldessarid第一個雕塑藝術〈Beethoven's Trumpet (With Ear)〉。
作品靈感無庸置疑來自Beethoven,問題是Beethoven失聰是眾所皆知,
所以我們的耳朵能聽到什麼?真的可以湊耳一聽!
不過在這次的特展中,大概還是覺得以「人形貌」為系列作應該是最能玩味,主要是藝術家們選擇用材的多元實在超過我們能力所想,還有他們依著自己關心的主題,以自己的風格與屬性打造出那些很不一的作品樣貌,像Berlinde De Bruyckere用蠟、環氧化物、木頭及玻璃完成極具肌理質感、實則展現精神狀態的無頭多肢二元半人〈Marthe〉;David Altmejd大量揉雜木頭、泡沫塑料、樹脂、畫、環氧化物、鏡子,甚至是馬毛與線材的雙人雕塑〈The New North〉,其集悲跟喜的瑰麗華彩創造的是新「龐克」族類末世反叛體驗;Folkert de Jong 用聚苯乙烯和聚亞安酯佈置的童話世界〈Seht der Mensch; The Shooting Lesson〉,卻讓該是繽紛色彩的人物清一色覆上暗沉綠,且賦予怪離與驚駭的神情,就說有黑色幽默意味的童話看久了是對在僵化世界庸 (媚) 俗的我們刮兩巴掌;Rebecca Warren以黏土捏揉所原始形塑而出的〈She〉系列,是要我們透過粗糙、未經細工琢磨、半成品型態去體會「思考」與「過程」間的拉力;Martin Honert用聚氨酯、木頭及橡膠等製作的巨大登山客〈Riesen (Giants)〉,讓人不免恐懼卻是要我們回到童年回憶,誰不是孩提時代看到任何東西都是那麼大…。
當然做很大的展覽中不只有藝術家以人體形貌來做主題探索,尚有不少大玩起物件或拼裝材料,從具體到抽象,Dirk Skreber兩部擠壓變形的車子直接暴力曝露災禍細節,說的汽車與人有著那麼無可奈何的依存關係;詩人藝術家Matthew Brannon以塑料、珐瑯、鋁合金等材料完成的劇場佈置〈Nevertheless〉要我們繼續說故事;紐約客Joanna Malinowska用了很多材料所完成的〈Boli〉,特別是包括灰漿、黏土、以及竟然還有哲學家Spinoza's Ethics的碎片、印第安政治家Evo Morales的毛衣,可以回到一個原始的時代;比利時Kris Martin在每座岩石上放了一個微小的象徵性十字架,不僅改變展室氣氛,也引導我們直接感受一種進程;或是Björn Dahlen和Anselm Reyle燈管之作、David Batchelor堆疊螢幕…等等,當然這當中怎麼樣還是讓我們有不少的匪夷所思,甚至倒地的是「蛤!那樣也可以喔」,只是在此之餘,倒也要共鳴或許在這麼一趟特展後,雖然很難具體地說上到底透過這些藝術家們要形塑的未來是什麼樣子,不過在個人風潮大起,很多事情的界限在時間演化下將會一直消弭下去,我們也相信更多人勇於 (不吝於) 揮灑腦袋裡裝的東西,絕對會讓我們的藝術體驗越來越好玩,也可以肯定的是我們須得多備幾付眼鏡來掉啊 : P
亂七八糟走了一圈,當日可歸納的是藝術家普遍所釋放的末日情懷又或是對現代藝術潮流的反省等,不過今日回憶卻又隱約連結上社會亂象…!Anyway, 太認真記錄手上的照片,結果變成一篇欲罷不能的記錄文,實在是搞太大跟太累!落落長的作品體驗現下變本文附錄式的輯錄,冏!
----------------------------------------------------------------------------------
Berlinde De Bruyckere的二元半人〈Marthe〉,
以經驗值出發都會想到驚悚電影裡不見天日百多年的洞穴人,
藝術家:「並不是你沒看到看起來像已經被切掉的頭,而是我不再覺得頭是有必要存在。
這個形體整個是精神狀態,所以頭有沒有在是無關緊要,」
不過在我們還沒能來得及想像長成樹枝的手究竟為何,就因作品實在讓人噁心而只想趕快抽離。
(Berlinde De Bruyckere同展室另有匹蜷曲的馬不僅如假似真也帶著深刻絕望感而讓人想趕快逃走)
David Altmejd大量揉雜木頭、泡沫塑料、樹脂、畫、環氧化物、鏡子,
甚至是馬毛與線材所完成雙人雕塑〈The New North〉,所為我們製造了一種新「龐克」族類的反叛性體驗,
會讓人頭暈目眩炫麗的鏡面反射是刻意的媚俗,好像極盡狂歡放縱讓所有的事情都失去了界線,
包括天使與魔鬼可以跨疆界的互慰交媾,可是當我們打算細細扒開其中,卻也發現那是帶著末世絕望意境!
(結果我們再一查,原來我們早在2010年那趟紐約〈New Museum〉的《Skin Fruit》早曾遇見藝術家了。)
「當我創作時,身體就像會讓我迷失其中的一個宇宙,其是地景、自然與山岳的一個隱喻。」
David Altmejd如斯闡述。
重點是即便我們可以看到的情色形象已經被藝術家用那麼艷麗高雅色彩和瀟灑寫意手法來淡化,
但我們總還是會被帶到一個快要崩落以及沉落下去的地方,
於是我們就想:與其哀傷,那就不要管明天的儘管縱情吧!
但編入〈Seht der Mensch; The Shooting Lesson〉故事裡的人物們好像有著繽紛色彩但卻又清一色地暗沉綠,
且神情盡是怪離與驚駭。具有黑色幽默意味的童話在看久了反倒像看到我們在這個世界的庸 (媚) 俗,
於是後來非但笑不出來且好像被直接打了兩巴掌。
而藝術家之所以為,我們大概也可體會藝術變成現在有時候的阿里不達:
「複製品與自己同類交易,他們互相剽竊並且舞向自己的命運,然後自我毀滅。」
Folkert de Jong的另一作則是一群看來絕望到好像只剩一天可活 (ephemeral) 的孱弱黑色人們。
這些彷如置於荒蕪的形體說是取自畢卡索早期的〈Les Saltimbanques〉(賣藝人家),
展現了憂鬱丑角的讓人盡是想到生命輪迴與做為人的無能無力。
看著黑色人體不搭軋的裂嘴齜出白色小牙與背負著粉色翅膀,
我們是否可回應藝術家所賦予的哲理:
「人必須面對我們是自然演繹一部份的事實,無論你是誰、你在那裡。
這些已經嵌入我們的生命系統,但有希望!道德、智慧與憐憫可以拯救我們。」
Rebecca Warren以黏土捏揉所原始形塑而出的〈She〉系列 –
抽去世俗定調之美的該形體卻也不難辨出是裸體女子。
即使藝術家的作品被視為藝術歷史的最傳統型態,
但她卻站在推翻傳承許久的陳腔爛調那一面,重新定義究竟雕塑作品應該看起來像什麼。
而是否透過仍然粗糙、未經細工琢磨、半成品型態的樣子,
我們又更能從中去體會「思考」與「過程」之間的互扯拉力呢?
我們以為來到已在德國相當知名的Martin Honert具像的〈Riesen (Giants) 〉('trek'或'journey'),
可以藉機大喘一口氣,但其尺寸如此巨大的人體 (近300公分高) 誰不是走近會心生恐懼,
不過藝術家卻是在這其中賦予一個童年回憶,誰不是孩提時代看到任何東西都是那麼大啊!?
還有這兩座人像的身高說是量自20世紀最高人:美國肢端肥大症 (acromegalic) Robert Wadlow。
此作以舊式發泡膠 (隔熱物料)、聚氨酯橡膠、木頭…等完成。
藝廊竟然會有陳年污垢球!
這是Peter Buggenhout在以木頭、塑料、鋁合金等基底,
真的找來家裡灰塵、頭髮所完成的〈The Blind Leading The Blind〉系列,很冏!
藝術家:「我的作品是類比。所有的類比承攬了人類創造的安慰想法,在殘酷的巨大世界,
這些若是可行及帶有可行性也很承受被寒凍。而這些類比在標準的藝術規範裡不會這樣做,
因為他們並不意圖批判、佈道或傳遞情緒。他們畢竟只是讓雙眼看到看多。」
Dirk Skreber兩部擠壓變形的車子,當下覺得為什麼都是亞洲車,難道反映了薄鐵一層高度危險該當丟棄XD!
不過從歐洲回來的很久以後,因為車子慘修的事件雖然與Dirk Skreber作品差距甚遠,但我們不免做了聯想。
或許我們都是回應到藝術家在他作品裡想說的汽車與人有著那麼無可奈何的依存關係,
而在有了親身經歷當能更感受直接暴力曝露災禍細節是更具人性的觀照!
以為幾塊可能有經雕琢的石頭那樣擺在展室裡,但走近一瞧才見弦外之音。
比利時Kris Martin在他的岩石裝置上放了一個象徵性的十字架,
改變了展覽氣氛,也引領我們感受一種進程。
「頂端很好 – 當你還沒到達,可是一旦你到了,潛在的東西就消失了。夢想是讓人前進的動力。」
藝術家說。
一閃即過的是詩人藝術家Matthew Brannon用塑料、珐瑯、鋁合金等材料完成的雙色房室〈Nevertheless〉,
我們淨能從我們觀展經驗裡撈出幾個沒什麼意義的類似作品來搖頭,但是這樣嗎?
Well…詩人藝術家:「作品字面上是三個字的組合:never - the – less,
是我反因經濟崩潰所接踵而來的恐慌之文字,試圖去回答:當我們不應做任何事時可以做什麼。
作品不是互動但你可以想像其被什麼互動,這是一個劇場佈置,關於船上謀殺的戲 – 我真的寫過,
但這是另一個故事,然後當你們走入這個場景時,你可以繼續你的故事。」
誰能夠「大眼睛」忽略房間裡這頭象?
這是還很年輕的紐約客Joanna Malinowska用了很多材料所完成的〈Boli〉,
特別是包括灰漿、黏土、以及竟然還有哲學家Spinoza's Ethics的碎片、印第安政治家Evo Morales的毛衣?
而在我們經驗來看,這座巨象所帶著的是一種原始情緒。
Anselm Reyle的抽象之作雖然好看,非我輩能力可以有所回饋,找來一段:
說他的反其道地利用當代媒材對應於古典抽象的指涉,製作可親近的新抽象作品。
喜愛用廢棄物和鐵架組合,
或是常讓看起來就是很人造的作品植入發光性或在那其中大玩色彩的David Batchelor,
除了堆疊的螢幕有好玩的名字〈Brick Lane〉(上),
他的另一個〈Parapillar 7〉(下) 插入各式有柄的物件,實在是又敢又好笑,
他說:「當我在做燈箱 (〈Brick Lane〉) 或將燈放入舊塑瓶,我希望光亮讓物體性有某種飄浮,
並使觀者看見他們的一點不同 – 在看見他們為物件之前把他們當成顏色。」
Video: 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 NEW SCULPTURE
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 NEW SCULPTURE from Saatchi Gallery on Vime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