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25

2011 EU Trip | 1020 Feist + Olympia的巴黎演唱會

這已是這晚演唱會的散場之際了

進入到加拿大女伶Feist在巴黎Olympia的演唱會,好像也是有點抱著那種「管他那麼多」的態度。主要還是這座位於歌劇院區的120幾歲的Olympia音樂廳一直讓人覺得還蠻屌的,然後Feist走的民謠鄉村路線雖不是我們的咖,但對於她多少也有一些「老朋友」情感 (聽了很久)。在這晚爆場的演唱會裡,儘管我們能夠理解的是歌手在現場刻意避掉變成過於商業媚俗的音樂,但少了被蘋果牌拿去當廣告歌的〈1234〉,或是歌手被欽點主唱的大雜膾電影《Paris, Je T'aime》英法版主題曲〈La Même Histoire〉,就可能還是有一些難掩失望 (冏…當場整個人聳掉)!而整晚一直無法太融入氣氛的我們,感覺滿場觀眾的陶醉,笑巴黎人很盲目之餘,也想著一定有什麼理由讓巴黎人很風靡這位睽違了逾365個日子的女歌手…

若是只用一個理由來讓這趟Feist演唱會成立,大概是我們真的都太想有一個因緣進去已經嚮往太久的Olympia音樂廳朝聖,所有會讓很多人想去這場新專輯巴黎巡演的動機,例如Feist軟軟有磁性的嗓音將音樂詮釋的很舒服啦!或是太想念隱形很久的Feist…等巴拉巴拉,好像都跟我們沒有太大關係,儘管我們聽Feist的年份也有,從她與Broken Social Scene的Kevin Drew合唱〈Almost Crimes〉、與Wilco的Jeff Tweedy一起的〈You And I〉、到個人名義出輯的《The Reminder》(蘋果青睞拿去做廣告歌的〈1234〉收錄其中)、讓她的聲音變成標記的《Paris, Je T'aime》電影主題曲〈La Même Histoire〉,一直到有了演唱會計畫必須開始適應的新專輯《Metals》…等,只是即使我們都能欣賞歌手堅持忠於自己而拋棄可以讓自己繼續暢銷的〈1234〉安全路線去產出這張別於以往的新作,但…重點仍是她走的民謠帶點爵士風格還是很難成為我們愛的菜捏>_<

然後我們發現從倫敦初回到巴黎的第一夜,其實不想承認的已經是老人的我們還是得適應這一小時的時差,而尚感疲勞之際就進到Feist這類有爵士藍調氛圍的不夠熱鬧表演實在是不智之舉,但….票已預買,頭都洗了一半,只能也必須拿出最興奮的樣子 (假high) 跟隨著這套預訂行程。按記,這個剛回到巴黎的下午,兩個疲弱老人先到Olympia音樂廳窗口領取了有印上訂票人大名的票券,在一趟用好像變成觀光客大本營的淡菜餐廳Leon歌劇院店所供應的食物快速補充體力後,終可進入到夢寐以求的這座立在巴黎超過百年的Olympia音樂場館還是頗讓人雀躍,雖然持1樓搖滾區站票的我們還是有那麼一點懊惱我們應該坐在2樓舒服坐席會更好 (當時訂票別計較差一點點的小錢就好)。

位於歌劇院商圈的Olympia音樂廳與他所處的Boulevard des Capucines

從此陣仗不難想像這晚的Feist演唱會應該會爆滿

Feist也貼在Olympia的海報牆上

有訂票人大名的票券

在一頓餐後,步行至表演場,路經歌劇院區遇見我們此次歐遊第一個MJ

在表演場裡,相機無用武之地,只好收起改用手機拍內景,
這是表演場裡把水賣的跟酒一樣的貴的販賣部

1樓站區其實已經很體貼的做出漸高地勢

不過這個有些悔不當初的念頭當然很快速退場,畢竟來到趨近八成滿的場館還是有點震憾到,而且第一次感覺到做為一個開放給大眾的場域其實也能夠將站席地面弄成有高度層次這般體貼,至少對於不能夠站在舞台前的「旁聽」哈比族多少有點功能啦!入了場,我們跟著現場擇處席地而坐沒有多久,此行才第一次聽聞的玩純音樂之暖場團Limousine登場,不過其爵士風格並未引起我們多大興趣,只能就跟著向來耳尖的人將耳朵專注在這個可以舉辦交響樂的場館音響上,說:Olympia雖不到讓音樂糊在一起的程度,但仍不如這趟倫敦也去親耳證實的Shepherds Bush Empire場館那般高低音分明 (真的假的)。有點無趣的音樂即使身體像木條不動但站了超過30分鐘還是有點體力耗掉一大半的危險,於是也就這麼連累到今晚Feist帶來的主秀。

好吧!其實我們自己在音樂之外一直都不太真正認識這名加拿大籍女伶,即便我們已能預期Feist混著爵士藍調的民搖搖滾音樂沒法讓我們的身體多搖擺,但卻也一整個訝異原來她可以對觀眾說的話那麼多,不僅表演當中會很俏皮的不時用不很輪轉的法語跟大家聊天,甚至還有這招邀請台下情侶一起上台共舞,然後把巴黎人弄得開心貌,至少站在我前頭那位有顧及我而幫我讓出一小個看表演空隙的有禮貌眼鏡帥哥就是又開心又感動狀。不過該是也要讓我們情緒有感染到的氣氛,不知為何我們的耐心一直都在嘔氣,盡是覺得這些或那些橋段的安排過於老梗而無法全心投入,有種感覺是終於撐到了安可時間,於是決心率先從我們站立的中段突破人群離場,只是此時全身骨頭快要散掉發現再也沒法省下₤5去買瓶裝水,然後那知才咕噜幾口水,整個人好像活過來一樣 (早點這樣做就好),接著重回現場續接安可表演,才發現其實Feist的表演不難進入,只是此時也不過只剩一曲時間…然後會一直耍可愛貌似親民的Feist還是很保留自我個性的堅持不讓那麼容易琅琅上口的〈1234〉、或是可以跟著哼出來的〈La Même Histoire〉在這晚原音重現。

當晚用手機留下的最好一張紀念照

散場

散場後再經的歌劇院顯得好清冷

"Feist品牌"帆布袋成了此行四場演唱會唯一買回的紀念物


最後是我們雖然跟Feist的音樂一直是平行的距離,但想來Feist這個名字對我們而言已是一個有個性的品牌,於是其限量版新作紀念帆布袋順勢成為我們此趟歐遊的四場演唱會唯一紀念品。然後還是覺得巴黎人愛Feist好像有過於盲目之虞,然而從旅行中買來的雜誌《LesinRockuptibles》,巧合地看了這篇Feist專訪,大概是說─

遠離世俗放逐一年多的歌手就像法國航海家兼海上哲學家Bernard Moitessier在1969年之舉,當坐享名利,該是趁著〈1234〉的成功 (en haut de la vague) 而乘勝追擊時,卻是選擇隱居潛沉以用時間換取自由做下一步計畫,在蠈伏近一年中,歌手找到新的生命型態,於是開始有了不同於暢銷前作《The Reminder》的想法。
而該文引述了Feist的這段文,確也讓總是讓螞蟻人生心有所感,
Feist:「當所有外界在發生的事在我身上發生時,我的直覺告訴我這不是健康的。從Let it Die到Reminder,在活動沒停過的那幾年後,我簡直被掏空。我的感覺被殺死,我失去我的好奇,我不再燃燒身體、情緒或音樂,我感覺自己在某些事的後面。從小場到5000人的場地:我在為跟我很親密的音樂哀悼。我感覺我在自己的演唱變成不太能表演,因為這些好像是不停地在複製再複製。於是我清楚地跟著一條線,並且在結束巡迴演唱會後決定了一個日期,我不想再生活在一個Excel表格,我想要自由地去用我的時間與空間,然後可以自由地去我想去的地方以及自由的靜止。」休息一年後,歌手尋求了新的靈感開始新的製作,然後不再有〈1234〉2號,雖然可惜再也等不到Feist那一系列的暢銷作品,但更好的是Feist逃離了商業卻帶來這張帶著復古嬉皮 (un baba) 的創作。選擇離群索居,躲在自己的小小世界裡而有的創作,Feist:「不知不覺地,我想要的讓歌曲可以相互交織而不是單一性…而這些音樂都有自己的情緒,他們可以帶我去加州,再帶我去大索爾 (Big Sur),那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方,幾乎不正常…」

於是我也回頭重新戴上Feist的《Metals》,就在這一個陽光露頭的入冬早上。然後在用時間細細品味下,第一次感受到Feist那獨樹一幟的低沉嗓音所唱出的小品竟可以那麼溫暖、乾淨跟具有自然氣息,而無論世界再怎麼動,自己好像真的可以把自己放在一個想要去的地方!我的身體好像有某一塊也被打到了XD

Get It Wrong, Get It Right


Comfort Me


Graveyard




Olympia at official site
Feist at myspac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