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理界線已經十分模糊的今天,對於有人試圖用電影每一個被賦予一個特定功能的角色說出想要跟大家說的道理確實很不習慣 – 這是好不容易找到已故導演楊德昌先生留給世人追尋的鉅作《一一》(英譯Yiyi或A One and A Two),在用超過兩個半小時的假日夜晚觀賞後所獲的第一個感想。也大概是電影的整體陳設或是所帶來的調性(說的話語),我一直都忘記這其實是一部才十年前的作品(首映為2000年5月的法國坎城影展),也直至當畫面將位在台北東區的N.Y. Bagels店面帶入,才又提醒我電影說的是千禧那年在這個土地的二三事。只是說也奇怪,享有國際超越評價的此片,雖然在觀後並未能立即投入個人過多的喜好情感,可是電影的能量卻又是那麼地強,因為我能確信就在當晚,電影的一些什麼東西跑到我的夢裡面…。
------------------------------------------------------------------------------------
時間走回2007年,在當年度最震憾影壇大概就是天生藝術骨的楊德昌導演離開的消息,於是我們一直想用機會尋找楊先生留給台灣一個遺憾的作品《一一》– 這部雖讓導演成為唯一獲坎城影城最佳導演的台灣導演,卻因導演對於做為台灣電影發行生態的一個抗議,而從來未曾在這個土地正式上映,即使後來有過金馬影展的回顧展而有了機會放上大銀幕,我們還是因為時間關係而失去交臂。
感謝資訊交流得以如此頻繁的現在,終於有機會走入楊德昌先生用他的攝影機所流瀉而過的2000年,然後透由一個平凡如你我的台北中產家庭詮釋在那一年,每一個位在人生不同階段的成員所面臨到的問題、疑惑與困難…等。
《一一》的故事從這一個在圓山飯店舉辦的結婚之夜開始寫。 |
故事裡的父子倆從辦喜宴的圓山逃去吃麥當勞 - 這一幕倒要騙騙不識台北的人, 圓山最近的麥當勞豈止步行馬上可及。 |
不知是否剛好現實生活的對照,此景讓我動容不已。 |
這裡略過電影就地利用諸如墨色玻璃的反照、監視器鏡頭等「視角」來反照劇中人心情的這種在很多電影裡頭會出現的方式,而是不知道是電影用的說故事方法,還是劇中人物的定裝什麼的,在觀影的當時,我好幾度會熊熊忘記自己是置身應該是已經變得蠻現代的2000年啊!也確實是電影畫面出現了台北東區那家老是型男正妹群聚的N.Y Bagels,我才真的肯定了電影的年份(N.Y Bagels一出現我還傻傻的驚呼這電影還蠻新的),電影真實地說著那年那事,那是我印象還算猶新的才十年前 --- 我第一次當起自助旅行客去了希臘,人生於是起了到現在還是很大的漣漪。
然後也大概是處於很多東西的界線都變得曖昧不明的今天,已經很習慣很多事沒有被說得的太清楚,尤其是透過我們向來狂熱的電影世界。然後,有一家子,其中包括突然身體一蹶不振的岳母、遇上初戀情人的爸爸、無法面對母親倒下的媽媽、想要情竇初開的高中女兒、總還有那麼多為什麼的小一兒子…等等,這群被設定在不同位子上的人們,就輪流用他們角色(眼光)來跟你說一些分明的人生道理(可能正是導演想說的話),就覺得還是有一點冒昧跟需要適應,特別是電影裡頭大概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道理(或許也是最深的):「我們都只能看到事情(東西)的一半,因為我們看不到我們的後面」,透過大家都會覺得還蠻純真的小一男生來告訴我們,然後小一男生用老爸的相機一直拍大家看不到自己的另一半 – 後腦勺,就還是有一些刻意,雖然當我們看到小一男生的相片洗出來後,還真覺有前衛藝術的價值。
接著是我還是有那麼一點受不了類舞台劇的誇張演戲法,像是原來一個人坐在房間懺悔,會突然很大聲的對另一個走進來的人哭泣跟說台詞,或是突然揚起聲調用誇張的姿勢與對方翻起舊帳…等等的不勝枚舉,不過撇除了一些正會讓我產生對年份誤解的舊式元素,確實《一一》在處理這個台北一家人在一夕之間,被迫面對生活情感的起落,刻畫真實的會揪到人的心裡,僅管或許被觸動到的情感會淡到讓人難以立即察覺,但對我來說,的確有一些東西就留了下來,否則我不會就在觀影後當晚有些難以成眠,想認真閉上眼睛讓腦子暫歇並為隔日的憂鬱星期一預做好準備,但卻怎麼也沒料想《一一》的畫面紛亂浮現,然後我確實做了一個對照電影、反映現實的夢,那是我年過八旬的外婆正躺在病房等著下一趟手術,她滿佈皺紋卻充滿溫柔的手握著我,除了開心我的到訪,也好像要為自己打氣…。
剛好找到最後一幕小一男生在婆婆告別式念給婆婆聽的: 「婆婆,你知道我以後想做什麼嗎?我要去告訴別人他們不知道的事, 給別人看他們看不到的東西,我想這樣一定天天都很好玩。 說不定,有一天,我會發現你到底去哪裡。 到時候,我可不可以跟大家講,找大家一起過來看你呢? 婆婆,我好想你,尤其是我看到那個還沒有名字的小表弟, 就會想起,你常跟我說,你老了,我很想跟你說,我也老了。」 |
這部堪稱楊德昌先生最偉大作品的《一一》,可能終究不會列入我們的最愛清單,但其大概十分寫實的手法,所以能夠蘊含著事後會讓人不斷咀嚼的巨大能量,還是很能夠值得用時間去細細品味。
最後因為此作讓楊導演拿下2000年法國坎城影展的最佳導演,也入圍2001年法國凱撒獎的最佳外語片獎項(當年度此獎被王家衛的花樣年華拿走),我自然也很好奇外籍媒體怎麼看這部電影,結果意外發現法媒們給予了逼近五顆星滿分,於是當然也要坐下來花時間將法媒評筆一一拉下來閱讀一番,然後這個部份有空我再說給你聽囉!
Bande-annonce de Yiyi
連上《一一》的IMD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