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06

2012 TAF | 0804 椅子 (Les Chaises)


結果時間過了60年 – 1952年,當代「荒誕劇場」巨擘的羅馬尼亞/法國劇作家Eugène Ionesco (尤涅斯科) 持續反骨地創作了《Les Chaises》(椅子),告訴我們即使你拿到麥克風,你有了話語權,但語言到了最後就也只是一個沒有意義的聲音,不管你變成眾人愛戴的Elvis Presley那樣或是David Bowie;然後在變成2012年的今天,我們都還是相信拿到麥克風就等於可以統治一個世界這樣的事,於是吃相再怎麼難看也沒有關係。我們在無奈覺得這個情形就算是地球要毀滅也會越來越嚴重之餘,聯想到我們前一晚撐到午夜被最新的Batman (The Dark Knight Rises) 狠刮了一巴掌 – 說是Nolan最終極的黑暗騎士彷彿到了最後告訴我們超級英雄的拯救世界是自我感覺的太良好,然後也感覺Nolan其實嚐試告訴我們他連拍三集叫好又叫座的Batman真是說來一整個徹頭徹尾的荒誕可笑,總而言之,我們這次都覺得平民革命情有可原,那些「長在天上」的人被修理一頓也挺爽的,反正也是幾個100年過去,自以為不讓世界失序的正義公理還是在那裡,那些人的眼睛也還會是高高在頭頂…。真是話扯遠了,還是拉回聚焦在星期六晚上好不容易可以實現兩個人同行城市舞台觀賞的《Les Chaises》。 

買票沒看仔細,於是完全沒想到我們第一次透過今年台北藝術節才知道的原籍瑞士之劇場導演呂克‧邦迪 (Luc Bondy) 所改編執導的《Les Chaises》會是一個講法文的劇作 (後來想一想不然咧?真是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結果就變成這晚既驚喜又很痛苦地上了兩個小時的法文課,驚喜的部份自然也不必多述 (法文還是一樣難懂又好聽),但痛苦的原因則複雜難述,主要還是《Les Chaises》帶著幽默由年輕人來演繹的年邁老夫妻一直一直說的話,在跳開語言本身多多少少的隔閡,就還是有聽沒有懂 – 我起初還想耐著性子好好地聽這兩個相守75年的老夫妻一輩子的故事脈絡,但卻是越理越亂,然後終於不小心「度估」在他們家的「賓客」幾乎全數到齊時的更拉里拉雜,直到老人倒在舞台下講庇里牛斯山那一段;文青則是一開始就沒辦法把兩個老人的話吸進耳朵裡而暈眩地不能確定是否有睡著,只是好佳在在很快清醒的那一剎那沒有真的以為戲結束而給人家大力鼓掌,否則就糗了。

劇作畫面,節錄節目單

不過看戲打瞌睡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但這次我們「輪流暈船」之舉倒也覺得可以理直氣壯一點。就說很反骨的Ionesco(尤涅斯科) 本來就要用他1952年離經叛道寫下來的這齣荒謬戲跟我們說:再怎麼聽起來有整理過的語言 (話話) 其實到了後來都只是沒有意義的聲音 (這件事老實說我倒很常在公司開什麼團體集會時都會不小心靈魂出竅就跑去仔細想,然後覺得台上拿著麥克風的誰誰誰最後也只剩嘴巴像唐老鴨那樣一直動而不知在說什麼 – 但很可能他們也不知自己在說什麼就是了),於是《Les Chaises》裡活了大半輩子的老夫妻用很多話試圖在大家面前把他們的人生整理出一個脈絡就也是白費力氣,一切徒然!雖然我們順勢想這次在對話很多的戲裡讓靈魂出走一下也沒有什麼損失 (笑) ,但戲後的隔一日,還有人可以透過法國人類學思學家李維史陀曾為語言所作的其一詮釋,說起此作裡的我們不很懂對話若相對於大師論述在「語言是剛好的碰撞而很可能對其他剛好相通的人是有意義的」,可能就是廿世紀歐洲發展出的「對語言承載意義的不信任」是試圖突破李維史陀說的語言之限制,於是就用了其中的語言 (文化) 手段,讓我們感受和語言 (文化) 相對的世界;又或是再用John Burger的《看的方法》更精要:存在是先於語言的存在,而一旦有了語言 (文化) 後,就是另一個世界 (相對於自然)。(太哲學的解釋,我還是只能意會百分之一,冏) 

然後,這齣把人生很多事弄得很荒誕不經地其實笑起來會很苦的戲,整個精簡的讓我們兩個戲劇新鮮人又進入到另一個沒去過的世界。明明是行將就木的老夫妻要開趴將畢生的經歷分享給他們的賓客,所以舞台上按理應該要是有很多演員之類的,但《Les Chaises》卻很創意的讓冰冷冷椅子來演戲,結果老夫妻爬上爬下搬來更多椅子且不忘招呼「客人」的情景,我們又是真的感覺到老夫妻小廳堂被形形色色的客人擠到爆,但又不禁懷疑所有景貌其實是老夫妻所幻想出來的;接著我們在囫圇吞棗老夫妻顛三倒四的人生故事裡,在還能對應到我們現處於人生尷尬抉擇期,最是百思不得其解是老妻子說他們跟唯一小孩相愛的要命,但為什麼小孩在很年輕就要不告而別,可是到底有沒有小孩這件事是問題,還是小孩其實是爸爸 - 正是老丈夫的人生故事被時空錯亂了啊  (被大文豪朋友的《西北雨》劇情附身?)!於是我們就覺得別為了真的很亂的東西去討論 (省力氣比較好)。

今天的戲前導讀人鴻鴻先生,好像為了配合語言是沒有意義這件事,
而硬將演講只弄成15分鐘。
但他把戲連到侯麥跟柏格曼老的時候反而要拍年輕人的故事就很好聽
只是有人仍堅持今晚鴻鴻現身的梗還是一年多前我們曾偶遇的他的"小女朋友" (怒)

在戲後我們趁空到旁邊的體育場散步 (順便重溫「初戀」之景XD),儘管我們不那麼喜歡老夫妻找來的年輕演說家幫忙代言,結果其耽溺在Elvis Presley與David Bowie式自戀後的胡說八道就自動發瘋的梗,也儘管覺得這類的荒謬劇弄來弄去其實好像都一樣 – 世界爆炸也不會改變,於是不如找來民兵修理那些自以為是的人類更快 (整個都還沉浸在Batman裡未免太暴力,冏),不過戲作還是有強到讓我們討論許久,而其精簡之中的用舞台燈光來solo演戲也足以讓人印象深刻 (年輕演員扮老的既貼切又像小丑的演出不必再提)。最後是不免覺得看這類的戲,雖然舞台兩旁投射同步翻譯,但若是完全不懂演員的語言,其實還是沒法去體驗那種「會心一笑」的梗,像胡亂搜尋找來的法文評論,很冏的是當下沒聽很懂的我也沒能玩味到類似«mon chou»(我的寶貝)、« ma crotte »(我的便便) 這類的小暱稱在老夫妻的對話裡換來換去 (應該是被同步翻譯左右而只聽到mon chou),而語言之外,更別提自己該當多一點文化深度,也才能更深層體會所謂的"chaque image est à la fois vibrante et poétique" (每個畫面都是有活力跟詩意),雖然我們在懵懂之中都能同意此作已是劇場裡的罕見偉大了 (...si exceptionnel ce grand et rare moment de théâtre)。

最後是又很好玩的發現Luc Bondy的這齣《Les Chaises》原來也在我們後來也曾去過的巴黎秋季藝術節演過,感覺就好像跟這作品冥冥之中有所連結啦!

 Bonde-annonce
 
Les chaises / Texte Eugène Ionesco / Mise en... 发布人 Nanterre-Amandiers 

台北藝術節介紹 
Les Chaises中文節目單 
Eugène Ionesco at wiki 
耿一偉:《椅子》、魔鬼與音樂  
郭廷亮:幻想的告別式-呂克‧邦迪的《椅子》
Avec Les Chaises de Ionesco, Luc Bondy signe un spectacle bouleversan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