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09

120803 The Dark Knight Rises

© Warner Bros

總還是會在很久以後,我們會在一個情境中就想起了「黑暗騎士」系列的某一個黑色但帶著詩意的影像…儘管是在每次完整首嚐Christian Bale (黑暗騎士三部曲的英雄) 與Christopher Nolan (三部曲幕後推手) 所聯手打造的其實脆弱如你我但堅韌超凡的英雄故事時,總要在戲院裡又是皺眉超級英雄的故事被說得又臭又長 (超過兩個半小時就會讓人坐如針氈),可是卻又要在戲落幕的一時半刻後用一種久久不能自己的方式讓我們自己再跑回電影裡 (後座力太強)。說穿了,我們都太愛Bale與Nolan的黑暗騎士,即便我們都知道英雄仍被打造的有些狂妄 (un peu mégalo),但形塑卻是太有力量 (très puissant);即便我們也都知道故事說的太長都讓人有些疲乏不堪 (un peu harassé),但Nolan卻是高潮 (paroxysme) 製造機 – 從7年前的《Batman Begins》(2005) 從頭說起到2008年《The Dark Knight》整個大爆發 – 所以誰不是甘心再被江湖盛傳是Nolan黑暗最終曲的《The Dark Knight Rises》「凌遲」?於是星期五晚上10點,位子仍然不很好,我們還是選擇進入了號稱亞洲第二的IMAX (連香港人都要飛來用此朝聖最終曲),然後在出不了戲院的凌晨一點卻還是精神奕奕,而這也證明Nolan的執導功力真不在話下。

*本文部份參考LesinRockuptibles (No. 869 du 7/25-8/13 2012)  

我們都還記得飄揚的黑色斗蓬慢慢地消失在黑夜裡讓人心碎,也都還記得Rachel (Maggie Gyllenhaal) 最終還是被犧牲了、Harvey Dent (Aaron Eckhart) 被燒成了性格大變的雙面人、戲裡的Joker (Heath Ledger) 在真實裡突然走掉而讓人錯愕不已─2008年的《The Dark Knight》留給我們很多值得緬懷的畫面以及可以流傳下去的經典與不勝唏噓;然後時間來到8年後,戴著面具的英雄註定像希臘悲劇 (la trilogie),因為必須維持城市的平衡,他承攬被塑造成英雄的Harvey Dent的殺人罪,一個人活在自己築起的高牆裡:「當傳說超過現實,我們選擇傳說」(quand la légend dépasse la réalité, on imprime la legend)─2012年的《The Dark Knight Rises》用了一個這樣可以反映我們現實的開場來接續2008年果然會讓人倒抽一口氣。

再也不是以場景道具打造出來的一個假想世界 (如Tim Burton的歌德異想風格),在Nolan的「黑暗騎士」第三部曲,我們處在一個千真萬切的城市裡 – 無庸置疑就是世界的頂端:紐約市,然後是美麗Selina/Cat Woman (Anne Hathaway) 的劫富不一定濟貧,是民兵對掌控世界的自大有錢人策動了革命…於是我們會想文明城市用那樣方式在一夕之間變天似也大快人心,也會想一顆核子彈把這樣一個本來就是萬惡淵藪的城市給炸掉也不必太心疼,雖然這些舉動無論如何都太超過跟暴力,但畢竟電影世界是可以實現我們這樣的妄想以及或者給很多人一些反省,所以這一次,我們都會想英雄救世之舉未免有些太過狂妄自大 – 因為他住的高譚市 (紐約) 藏污納垢真的有很多地方都沒救了,也甚至我們好像會希望這次可以是「正不勝邪」,以給普世一個巨大的震憾彈。 

© Warner Bros
Bruce Wyane (右)
Batman
Catwoman
Black/Robin
Bane
Miranda

然後再也不是金剛不敗的神人以及完美無缺的形象 (過去誰有聽過Batman會被打的咪咪冒冒啊),其實Nolan老早就用很大的力量來鋪陳我們過去理所當然以為很強的Bruce Wayne/Batman (Christian Bale) 在人格上的東西:正如同我們這樣的平凡 (若會讓人羨慕的話,就是Bruce Wayne含著金湯匙出身),Nolan帶我們回到Batman的過去 (2005年的《Batman Begins》),然後一步步揭開在Batman埋在心底的那個巨大黑洞以及切膚的恐懼,也原來是在實驗999次後,Batman才有那麼強大的工具在城市行俠仗義 – 證明Batman不過一介凡人,但卻比任何人多更多的堅毅與韌性,於是在2012年的《The Dark Knight Rises》,當我們感覺高譚市 (紐約) 因為有那麼多自視甚高的做樣子上等人而不值一救時,但另一個情緒又被變得更強壯的Batman弄的高張 (可能是由Christian Bale詮釋的Bruce Wayne/Batman怎麼可以那麼好看啊),於是最終仍是為大家會說的好人那一邊加油直到掠倒所謂的壞人。 

我們都說在電影藝術裡因此更占有一個高度的Nolan應該是憤世的,所以用好幾把火燒掉我們那麼熟悉的世界中心;我們也說Nolan是關心人的,所以他要我們睜大眼睛看看我們自以為美好的另外一面;我們還說Nolan是人性,所以他的Batman有很多可以反射我們的內心戲…在《The Dark Knight Rises》用著很極端的方式感受了很多情緒上的東西後,最後我們說Nolan畢竟是在這個道德及是非黑白已有一把尺 (不知是誰訂出來) 的世界裡,所以黑暗最終曲到了最後不免得回歸到有票房跟好評的「麻瓜」結局,但若我們可以這樣大膽感覺:Nolan也在戲裡刮了我們以及他自己一個大巴掌 – 用七年時光講的蝙蝠俠故事是徹底的荒謬,又或是蝙蝠俠的存在本來就很可笑。由很有自己一套像頭髮一樣亂的說故事方法的Nolan,在他交出了很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好的超級英雄故事,尤其是有誰可以讓這些超級英雄有那些很深厚的內心東西,真的也不敢想像力大但貌似無腦的雷神索爾、或是假的不像話的美國隊長在跟自己演戲那樣子,於是一個念頭會覺得若《The Dark Knight Rises》真是Nolan的最終篇,那也太讓人惆悵,可是回歸理性,好作品還是見好就收才會被流傳下去的價值 (像《Godfather 3》就變得有點糟)。 

導演:Christopher Nolan 

好啦!這部商業作品難得有的饒富哲理意涵,除了可以留給我們說的情節、美學及技術等,還有我想我們都會懷念那幾個跑出來的人物,不只是Cat Woman、引出來的Robin (Joseph Gordon-Levitt),還有就是一點都不會讓人恨的另一個面具人Bane (Tom Hardy)。然後,雖然電影有當代荒謬劇及末世啟示錄的手法,但畢竟這也不是第一部電影這樣做了,就還是很奇怪這電影怎麼會為世界帶來那麼多麻煩時,摘錄雜誌LesinRockuptibles (No. 869 du 7/25-8/13 2012) 裡的影評或許可以釋疑,不過得電影變成有心人的代罪羔羊總還是藉口,畢竟在那個虛擬的情節裡不就是讓人作作夢啊?
電影開始樹立的英雄謊言,很明顯是Bush當年侵略伊拉克的影射 – 秘密軍隊深入城市的核心,於是有了蓋達組織,賓拉登無異是巨大的面具人Bane…。而虛構出的軍事工業,反映了國際的恐怖情事、國家極力從事的自動武器研發、金融危機與不平等的社會關係…,電影裡的用超級暴力衝進有名交易所很可能就是以「佔領華爾街」的和平示威為模版而放大… 
 Bande-announce
 

The Dark Knight Rises at IMDB 
The Dark Knight Rises at Allocin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