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8

20160915 中秋連假之首訪2016台北雙年展 (3Y3M)


休假模式啟動,男人一早上班去,於是自煮馬鈴薯燉肉飯盒打包,母子倆一老一小腳踏車一踩,來到久違的好去台北美術館雙人約會。這也是才開展的2016台北雙年展 (2016/9/10-2017/2/5) 首訪。帶著剛好滿三歲三個月的小童,來到有點難度的雙年展,自然只能走馬看花,加之沒有「靈氣過人」的男人在旁切磋,因此也只能恕此文變成一篇蹓童流水帳。

#一再拖延,此文寫在假期已第三日 
#假期的二、三日天氣搞怪 (不是太熱,就是下雨),於是與童宅在家裡好累人@@ 
#本文最後也補記當晚一家三口隨心所至至河濱公園的賞圓月 (給男人刷一下過節存在感) 

今年的中秋連假盼的特別久,卻是沒有意外的「莫非定律」再度印證它的強大,遇假有雨似成定律,更何況是颱風前腳才剛走,因此連假的首日陰晴不定是已在預期中。 

假期的第一天,男人是一早摸黑形單影隻出門去上班,接著睡到自然醒的兩母子 (其實也才睡到早上七點半多,真的也沒多爽到那裡去 —— 不知這樣有沒有安慰到假期還要上班的哀怨查埔郎 XD),在時雨時晴中很快就決定,今日行程鎖定一台腳踏車就可及的台北美術館,畢竟向來精彩的台北雙年展才開始,雖然即將展開的首訪身無可討論的男人同行,但想想搶先聞香也是不錯的選擇 (男人已羨慕)。

一個早上一陣劈哩叭啦,又是一個人好幾個分身,這邊沒有停下來的伺候小童一件又一件事,那邊已經是電子鍋正炊煮著飯、以及備料後的爐子上燉煮著馬鈴薯燉肉⋯⋯然後混到早上近十點,煮食完畢快速包了一個足以讓母子倆共享的大便當,終於在十點半多鐘出了門。而說也幸運,才要出門聽到的滴滴咚咚大雨聲,急忙先讓小童全副武裝地套上雨衣、雨鞋,結果才下樓搬出腳踏車,卻是雲散急雨停,於是我們賺到一個輕鬆啟航行 (GO GO GO 開心的)。 

▼一早好忙的小童,看見家裡的小螞蟻變成大力士推比牠大的食物屑,
趕快就跟媽媽要了個塑膠袋,說要抓蟻觀察

▼小童:你看到了嗎 
(其實是"國王新衣",螞蟻那有那麼好抓啦)

▼忙完螞蟻,這回又變成小恐龍ROAR

▼劈哩叭啦好幾個分身一陣子後,終於馬鈴薯燉肉完成,包了便當就要上路

▼怪天氣,才整裝出門,一陣大雨,而全副武裝下了樓,雨又退散 (也是幸運了我們)

久違的北美館,當然首要聞香的是才開展2016台北雙年展 (TB) —— 是的,匆匆兩年光陰又在沒什麼可說嘴的成就過去,但快速回溯,這竟也是我們與小童有緣相遇世上的第三次台北雙年展,那時頂上沒幾根毛的寶寶在今日順利脫離條碼頭後也變成一個像樣的男孩兒,不禁有些感動 (廢話好多) —— 在用三個銅板換了一張仍以才卸展的《鏡 —— 李小鏡回顧展》知名「源系列」(Origin) 作品當作主視覺的入場券後,還得先苦口婆心跟小童解釋著其因魚而愛的李小鏡為何要卸展這樣的事 (小童將大師別有其意之作當成國家地理頻道,真有感抱歉),最後終於得以拉著大失所望的小童進入雙年展場域。


▼無雨順騎,很快地就從家裡移到北美館了

▼雨鞋小童見地上積水莫興奮——就在羨慕完那名"特警隊"小童

▼久違北美館,久違雙年展

▼大廳唯一展件,本土藝術家黃立慧《快樂天堂》,
以蠟而製的扁平人形緊貼地上,莫不像極了被鎮壓的手無寸鐵老百姓

"術館遊走於知識體系之間、跨領域藝術實踐經驗、以及將文化典範轉移納入考量之形塑社會組成研究,其所扮演的催化角色就是本屆雙年展「當下檔案. 未來系譜:雙年展新語」的探索目標。在此前提之下,企圖尋找「雙年展」作為一方法論的解放潛力,將雙年展機制視為一個具差異性的有機母體 (matrix),以「演繹檔案」(performing the archives)、「演繹建築」(performing the archi- tecture)、「演繹回顧」(performing the retrospective),以及根植於藝術生產與思想實踐所創造的話語機制和反射影像 (reflexive images) 等路徑,在歷史與現實的基礎上,思索美術館與即將浮現或不可能到來的現實之間,可能存有的合作或對抗關係。"

—— 摘錄於《2016台北雙年展》導覽手冊之策展導言  (《2016台北雙年展》導覽手冊 )

正如每一次參訪雙年展的不變心得: 總是得頗費一番心思才好不容易進入展域裡,今年感覺上,展覽語彙似乎更加嚴肅,然而隻身拖著每十分鐘就跳針似地問及何時放飯之三歲小童,想要好好地看完一個展品根本就是misson impossible,然而是說也算有幸,即便三歲半獸人小童屢屢以基本民生問題來表現他的不耐煩,卻還是可以謹守著拜訪美術館的「安靜」守則,頗有個「人樣」地跟著媽媽走馬看花不知不覺耗去一個多小時 (顯示媽媽這樣已滿足)。 而匆匆一瞥數十來個展品,自然無法一一留下太深刻印象⋯只好下回一家三口有空再訪,看看能不能偷來一向「靈氣過人」的男人對作品的反饋,再來一敘2016年雙年展了。

▼法籍藝術家尚路克・慕連 (Jean-Luc Moulène) 《三十九個罷工物件》,現場提供刊物可拿取

▼本土藝術家張騰遠《逃生至地球:一百種在地球上的生存方法》,以吊掛式錄像呈現,正引小童目光

▼奧地利的彼得・弗利德爾 (Peter Friedl)《失敗國家》,
雖然意涵一目了然,但獲選國家卻是別有要件

▼莫三比克藝術家安潔拉・費瑞拉 (Àngela Ferreira)《傾向遺忘》,
空中閣樓內有多媒體裝置,但140cm以下不能進入

▼在不得其門而入的《傾向遺忘》前

▼腳程來到二樓,
本土藝術家葉偉立《鐵鎚,葉世強水湳洞舊居》,
小童有樣學樣掛上耳機,用聽的方式「觀賞」錄像裝置 (頭太矮根本是看不到)

▼這群外拍妹如入無人之境地在展間隨處取景拍攝,倒真不知在演那齣了 
(是說世代真的變了,在美術館裡,看到這類的攝影大隊,反而是觀展者得繞道而行)

▼本土的陳宣誠與吳雅筑《共感群體》,以700片防彈盾牌構建成可以進入的場域,
木地板上上下下要小心

然後小童終究還是小童,還是已經拜訪不下數十次的兒藝中心《大・小》當期展,最是能贏得其心,而閱讀區的少少幾本與主題有所連結的繪本,整個百聽不厭,媽媽內心裡的OS很NG: 拜託!饒了我吧 XD 


▼終於等到的午餐時光 (這日美術館人少之景不免奇怪)

▼路人甲的置物動作大引小童好奇心 (怪哉)

▼(難不成人家放炸彈)

▼來到久違的兒藝中心才真開心

▼兒藝中心的《大・小》當期展已造訪不下數十次,
童第一次願意拿起望遠鏡觀察藝術家在展間隨處擺置的"蟻人"們

▼ㄜ~可是反了看的到嗎 

▼這個裝置看大看小皆宜好多了

▼好不容易離開前的雙年展"回馬槍"展品

▼2016台北雙年展,等我們有空再回訪吧

這一天的久違北美館行,最後將雙腳就近拉到花博公園的Maji市集,一瓶冰冰甜甜的罐裝柳橙汁下了肚,才讓小童捨得車回午睡。是說也沒做什麼,但媽媽感覺也累到去掉半條命矣~ 


▼回家前的就近Maji市集晃一晃

▼罐裝柳橙汁,冰冰甜甜,為今日行程劃下完美句點

▼果汁時間的即席風景

▼不一會兒吸完果汁真的可以拍拍屁股回家了

▼當晚的賞月快記:是說男人有必要"動"到瓦斯燈嗎?

▼點火之舉果然嚇壞寶寶了

▼這真的很誇張耶

▼當晚竟有明月,樂煞一家三口

▼一家三口猙獰送走2016中秋節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