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03

Best of 2015 | En top 5-10 - films (cinemas)


37部的觀影,這是2015年的365天,不知用了多少個夜晚完成的記錄 —— 也只能趁著小童規律9點多穩然妥當入睡後,兩個人才能躡手躡腳爬到客廳,頑強保留變成三個人世界後所存不多的「原來」興趣!只是當了媽之後 (萬沒有想到,我用了這樣一句老的可以的話,冏),孩子入睡以後的珍貴時間,常有的畫面是「反而被電視所看」。沒錯!正是精神不累但體力無法抗拒,因此今年的其實並不多的多在家裡客廳播放之37部電影,很常變成一部動輒2小時片子自動拆成上下集來收看完畢 (轉頸搥肩)。不過所謂重質不重量,2015年確實因緣際會讓很多很棒的電影入列;然後,暫別三年的les deux五大或十大電影素人點評終告回歸。只是可惜了常年訂閱的法文期刊《LesinRockuptibles》未能來得及續訂,因此就沒能不負責翻譯他們總有的很français落落長分析當作開場白 (是輕鬆不少,噗)⋯ 

本文封面截自《LesinRockuptibles》這一期

兩個人終日濡沬以待,最終品味接近難以避免 —— 在2015年倒數第三日,兩個人選擇了民生社區那家窗外有著綠蔭加持的Spoon咖啡館,耳聽著好多熟悉的搖滾音樂 (新舊Blur跑進耳朵真的蠻驚喜),於是一邊啜飲著長髮帥老闆煮來的未免太大杯但嫌淡的熱拿鐵,一邊各自在眼前的筆記電腦裡理出各自堅持的五大跟十大電影,然後沒有意外地,還是交出一份誰也沒學誰但卻也幾分接近的清單 (果然天天口水交換會變這樣(18禁))。

不嚕嗦,趕快走到讓人激動且完全不打算爆雷的五大/十大倒數 ALLEZ ALLEZ ALLEZ
-----------------------------------------------------------------
客座素人影評A倫的堅持五大跟推薦理由 
——是說A倫未免太惜字如金,但每個喜歡理由卻又是那麼簡單文字地恰到好處,弄得格主實在壓力很大 (頭髮拔光也沒辦法吧)。 

5, ex aequo (*) Sophie Barthes的《Madame Bovary》(包法利夫人) & Paul Thomas Anderson的《Inherent Vice》(性本惡)
推薦理由:吊車尾兩部並列。
因都內有正妹,
因都是殘酷世界種種把人整組壞光;
因都內有正妹,
正到非入選不可。

Madame Bovary (2014) 


Inherent Vice (2014) 


4, Stéphane Brizé的《La loi du marché》(衡量一個人)
推薦理由:跟坎城同學《聶隱娘》一樣,都超想在老闆說化糞池是香的時候,把Badge丟掉走人。但不像聶同學,這不是火箭推進器丟光光飛高高的太空船,這是監視器和白牆壁小房間圍繞的真實人生。沒有一跳飛屋頂,只有隨時會拋錨的Renault Twingo。

La loi du marché (2015) 


3, Philippe Garrel的《L'ombre des femmes》(巴黎式出軌) 
推薦理由:臭鴿子洗澡→水太熱→水太冷→水太溫→水太多→水太少→水太剛好。
每秒500個對立想法、幼稚、矛盾、不理性,通通在半夜兩點尿尿時候鏡子裡可以看到,這部電影把他拍出來了,用最簡單的方式。(註:不懂臭鴿子的洗澡不洗澡,點這本全球知名繪本→《The Pigeon Needs a Bath》)

L'ombre des femmes (2015) 


2, Wim Wenders的《Every Thing Will Be Fine》(擁抱遺忘的過去) 
推薦理由:想到20年前喜歡電影的原因,在這個電影裡面。又一次,它不是飛高高的火箭,它像一張網、一團霧,掉進去了,該怎麼辦?怎麼辦⋯

Every Thing Will Be Fine (2015) 


1, Olivier Assayas的《Clouds of Sils Maria》(星光雲寂)
推薦理由:當然不只內有正妹 (酷妹)。只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換了位置,看到風景就不一樣。或說,應該不是位置,是時間。只有一個方向,也不會停下來的時間。沒有一件事情不會變,也沒有件事一定對,這是我今年的結論。

Clouds of Sils Maria (2014) 
 

今年看的兩部經典,超越以上,特別列出:
1, 《Morte a Venezia》(魂斷威尼斯)(1971):這是藝術家的純粹,什麼?不懂?那就一輩子也不會懂。
2, 《Casablanca》(卡薩布蘭卡)(1942):
We'll always have Paris.
We'll always have Paris.
We'll always have Paris. 
[格主碎念:你說的那句我懂⋯Paris⋯somehow⋯已是一種快樂的概念,而是誰也不會忘記2015年6月的仨人巴黎時光 (是說小童對於不到兩歲的當時記得嗎,噗~)] 

格主素人影評的堅持十大跟推薦理由 

10, George Miller的《Mad Max: Fury Road》(瘋狂麥斯:憤怒道) 
推薦理由:緊張揪衣領兩個多小時,小心下嘴唇咬破,但慎防沙發椅上另一人無法進入情況不斷碎碎念,讓你只想先捏死他。有深度的商業片,難得!反正推薦理由已經不差我這一條了(顯示格主詞窮了)。

Mad Max: Fury Road (2015) 


9, ex aequo (*) François Ozon的《Une nouvelle amie》(女朋友的女朋友) & Thomas Lilti的《Hippocrate》 (醫手遮天) 
推薦理由:同樣都反應了法國的現實現狀,都是2015年好看不難吞的法語電影!也都會心很揪地關心啊接下來是要怎樣。然後那麼mec的Roman Duris在François Ozon的《Une nouvelle amie》變成女人也太妖嬌了吧!啾咪

Une nouvelle amie (2014) 


Hippocrate (2014) 
 

8, Dan Gilroy的《Nightcrawler》(獨家腥聞)
推薦理由:白面書生Jake Gyllenhaal證明他不會只是李安《Brokeback Mountain》(斷背山) 裡,讓很多男人都會愛上的漂亮男生!看完《Nightcrawler》,直接把奧斯卡的小金人頒給Jake Gyllenhaal。

Nightcrawler (2014) 


7, ex aequo (*) Olivier Assayas的《Clouds of Sils Maria》(星光雲寂) & David Cronenberg的《Maps to the Stars 》(寂寞星圖) 
推薦理由:在2014 坎城都很風光的兩部電影,都是說在講「時間」這件事,但意圖不一樣,說故事的方式自然也有所不同。只是女明星老了好像都要變成很神經愛發瘋是必然的公式,真的很歪油!然後論深度,Assayas的《Clouds of Sils Maria》自然多很多;而David Cronenberg的《Maps to the Stars》則是用一種很情緒張力的東西來說故事,雖然不夠純粹,但演員的表現實在都到位 。

Maps to the Stars (2014) 


6, Wim Wenders的《Every Thing Will Be Fine》(擁抱遺忘的過去) 
推薦理由:喜歡Wim Wenders從來不需要多的理由,因為他總是讓我們喜歡電影的開始,更何況他用了James Franco + Charlotte Gainsbourg這樣的超強卡司。人生很重,又豈是在別人家床上撒一泡尿後,用冰箱裡拿出來的冰可樂抿去千千愁。

5, Stéphane Brizé的《La loi du marché》(衡量一個人) 
推薦理由:人肉市場的殘酷,剛好是此時此景 - 一個當媽的當小孩快滿三歲想請育嬰假時面臨眼裡只有你不要犯規、你在佔便宜的人事部盡是刁難之映照。問題是,我們覺得憑什麼是你拿這樣來衡量我時,我卻沒有辦法一個率性丟了badge就走人,只能很阿Q的想著,地球是圓的,我們「燒都ㄟ丟」(相遇的到)。我建議那些自以為操握別人生死大權的「大人們」,都可以來看看這部片⋯但對吼!他們的觀念都馬根深蒂固,若多少會反省,半夜照鏡子自己會嚇到,就不會讓人恨之入骨了。

4, ex aequo (*) Noah Baumbach的《While We're Young》(青春倒退嚕) &《Mistress America》(紐約新鮮人) 
推薦理由:魯蛇人生真的有他們很可愛的地方。其實從 2012 年的《Frances Ha》(紐約哈哈哈),Noah Baumbach已經是魯蛇最佳代言人,所以你不會想錯過他還能再怎樣說這樣子的故事。

While We're Young (2014) 


Mistress America (2015) 


3, 侯孝賢的《聶隱娘》(The Assassin) 
推薦理由:再說一次,電影在演什麼根本不是侯導交出這部史詩鉅作的重點 (是說錢夠多是要交出什麼樣氣人的作品,切~)。攝影、鏡頭、視覺、音樂⋯的什麼什麼,通通都強到已不必贅述,因此儘管走出電影院迷團朵朵開,整個身體卻還是飽足地快要爆炸。因為夠純粹,所以感動很原始;因為夠純粹,所以出國比賽拿高分。然後在巴黎Bataclan劇院事件後,我們竟然會想到《聶隱娘》時空背景的藩鎮之亂 (安史之亂),原來過了幾千幾萬年,都還是不斷地在輪迴。

The Assassin (2015) 


2, Philippe Garrel的《L'ombre des femmes》(巴黎式出軌) 
推薦理由:2015年金馬影展的唯一選片 (變成三人手牽手後的第一次回到金馬影展中,想到就感動),因為有著天時地利人和,所以向來很欣賞的法導Philippe Garrel入選。電影沒能讓我們忘記的那種很老式的très très très français的老人自言自語型可怕嚕嗦 - to be or not to be之啊到底你是要怎樣。於是你會想都2015年,還有人用這種老夫老妻各自失樂園的老掉牙劇情拍電影,可是他是Philippe Garrel啊!真的是用腳趾頭可以想到的接下來怎麼演的電影,還是有著一秒鐘千奇百百種念頭一直跑出來,在戲院裡忍住不笑實在很難。然後咧!電影結束,我們正納悶著向來一定軋一角的導演之子Louis Garrel郎咧?原來演voix-off去了 (都幾零年代,還有這種旁白,再次忍不住笑出來)。

1, John Maclean的《Slow West》(西部緩慢之死) 
推薦理由:絕對不是因為Michael Fassbender,絕對不是因為Michael Fassbender,絕對不是因為Michael Fassbender - 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 (當然誰不會愛他的Michael Fassbender還是本作靈魂 誤)。傳承經典西部片精神的本作,意外的引人入勝,是說整個電影節奏如此地大象stomp stomp stomp,卻沒能讓向來「愛給電視看」的這位媽媽沙發度估去,實在有夠神!然後西部片向來的冷冽或是砰砰呯人亂死,放到這部電影裡其實很多時候會忍不住會心一笑,很聳的結局也很有梗。

Slow West (2015)
 

最後,也是要來個遺珠之憾什麼der—
1, 《Amy》(艾美懷絲)(2015):merde!人生怎麼可以那麼脆弱,是藝術家你怎麼可以讓自己變成那樣⋯
2, 《Mommy》(親愛媽咪)(2014):母跟子怎麼可以愛到把全世界都弄爆炸,天殺的會讓人發抖~

*ex aequo 意即並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