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28

110520 Lebanon


這次的澳門旅行,除了領略澳門的異國風情,還因為跟以色列籍的龍先生有更多的接觸,在巧合的時間上遇到了「巴勒斯坦5月15日Nakaba浩劫日週年」,一知半解用曾看過的這一部在國際影壇很受好評的以色列動畫電影《與巴席爾跳華爾滋》(Vals Im Bashir) 開啟了印象中為了種族與信仰而流血衝突不斷的中東歷史之旅。雖然對於那塊土地所牽扯的糾葛複雜故事,我們的小腦袋一時之間還是沒法太過了解,但因為龍先生的話,我們回到台灣所遇的第一個週五夜晚即點播這部2009年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黎巴嫩》(Lebanon) ,直接再回到與《與巴席爾跳華爾滋》一樣的1982年…

-------------------------------------
其實旅行當中也沒有要這麼嚴肅,然而在澳門的最後一晚 – 正是5月15日,我們於近子夜時回到家裡,大家疲累的默默無言各自就緒,突然龍先生把我們兩位客人喚到他的電腦前,讓我們看了這天發生在中東土地的一場流血衝突照片,附希伯來文的新聞影像看來頗讓人怵目驚心,而龍先生呀呀的簡述事件是發生在以色列邊境,受傷的是前來滋事的巴勒斯坦人,由於語言的隔閡以及我們實在不太了解在那個半島的歷史,龍先生古道熱腸地想再多說一點也只好就打住。

只不過就這樣也打開了我們的好奇心。回到房間我們拿著iPhone連結網路看了資料,從法國媒體Le Monde的即時新聞《Plusieurs morts aux frontières d'Israël pour le 63e anniversaire de la "Nakba"》(為了第63屆浩劫日 (Nakba) 週年造成以色列邊境多死) 展開,由於事情複雜,即便後來有了不少中文資訊輔助 (其中提及了1982年) 仍然不很懂,於是再也按捺不住,決定重新找上了龍先生探尋這段真的牽扯已不能用百年來計的土地糾葛故事。開始我們的中東認識之旅就從當時還是唯一部以色列電影的動畫《與巴席爾跳華爾滋》所要描述的1982年著手,於是也就順理成真地進入也是要說同一年事件的這一部以色列電影《黎巴嫩》(Lebanon)。

Le Monde世界報聞圖片 -
這一天 (2011年5月15日),在戈蘭高原為了紀念巴勒斯坦歷史上的浩劫日 (1948年),
所發生的以巴流血衝突(其實每年都來一次),可能都可寫入我們的旅行記憶中。

其實不管是《與巴席爾跳華爾滋》或是《黎巴嫩》,除了鑑賞電影本身很讓人耳目一新的說故事方式、或是令人激賞的視覺及剪輯等技術規格等,都還是應該透過多知道一點歷史來讓自己投入一點。為此我們就來重上這段從來都沒有搞得太清楚的歷史課,以在以色列編年史中相當重要的1982年為例,拼拼湊湊中,我們都知道在這塊土地上,所牽扯出的現在仍然這麼複雜的人民情感糾葛,不僅是在種族與信仰上,還有在走過來的歲月裡所留下的一點一滴的帳,當然這些好複雜的環節也不是我們用三言兩語的一時之間所能道清。

在這裡,試著將時間拉近一點來看,故事從1948年,猶太人在二次大戰戰勝的西方強國有點私心的協助下,拿回55%的巴勒斯坦重建了以色列寫起,緊接著因鄰國伊拉克、約旦、敘利亞及黎巴嫩的宣戰,造成以色列獨立戰爭,戰爭變成了以國多了約旦河西方額外管轄區、約旦拿了西岸地區 (以色列南部一塊山地區和撒馬利亞)、埃及有了沿海區的加薩走廊,但卻也帶來了阿拉伯人的大流亡,即是後來不斷造成衝突的巴勒斯坦難民 – 所謂的5月15日Nakaba (浩劫日) 由此而生,這也是我們在澳門時,在以色列的邊境,正發生著一批巴勒斯坦敢死隊試圖闖入敘利亞由以色列控制的戈蘭高地,但卻被前來鎮壓的以國軍隊所聲稱的僅對空鳴槍,造成多位巴人死傷的衝突事件。

而回到本文重點的「1982年」,事件的起因在於以色列駐英大使被暗殺雖未成,但卻讓以色列可以用報復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為名來展開對黎巴嫩的第二次攻擊 (感覺上更像是其實是有東方巴黎之稱的黎巴嫩誰不流口水),於是很快的黎巴嫩首都貝魯特被包圍,戰事讓長槍黨首腦巴席爾․賈梅耶 (Bashir Gemayel) 當選黎巴嫩總統但其在隔不到兩個月被暗殺,讓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OLP) 在國際調停下被迫撤離貝魯特。



電影中,有那麼一段是隨著坦克的眼來到一家被炸毀的旅行社,
牆上的西方強國首城照片也成了一種難堪。

透過龍先生的推薦,於是在繼若干年前其實很棒但卻因我對1982歷史無知而有些昏昏欲睡的描繪此役老兵夢靨的《與巴席爾跳華爾滋》後,點來這部在2009年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黎巴嫩》(Lebanon)。不過說來奇怪,此作是由以色列導演Samuel Maoz以其親身參與1982年以黎戰爭經驗出發,他就透過他刻畫極其細膩的鏡頭緩緩地告訴大家,在戰爭中,宣戰的那國,每個被派出去攻打敵方的軍人都未必那麼明白戰役所帶來的意義,軍命的不可違抗,但眼前卻是一群手無寸鐵的人民,於是人性煎熬就這麼樣交戰著,尤其是這群二十出頭的年輕官兵其實在受過軍事訓練後,從未真正的上過前線,也從來不明白親身經歷的戰爭會是那麼樣的殘酷,他們待在坦克中,唯一可以的外界視角就是發砲員的瞄準台 (電影的鏡頭)。坦克的裡面,是自己人的對立、本身的心裡掙扎與恐懼;但坦克的外頭,卻是另一個國度人們的憤怒與悲痛,又或是一群覬覦坦克的凶狠暴徒。

電影的直擊人心以及精準呈現,又或是深度引含著寓意的影像,以及用「聲音」來呈現心理狀態及壓制觀眾的情緒,都是讓我們在選擇戰爭片時,可以破除戰爭片總會有的腥風血雨畫面之迷思,同時也學習在看待這樣一個歷史事件時,也許發起的那方也正用著一種反省的視角去重回時間,然後也會很激賞的說,以色列電影拍的其實好到遠遠超過我們所想 (連同《與巴席爾跳華爾滋》一起計入)!只不過,若你未曾完全明白在那塊土地上所擁有的沉重故事,可能就得像我一樣,得一個人再找到精神很好的星期六下午,重新回溯前一晚被睡掉的很多片段。

Bande-annonce de Lebanon


附:Bande-annonce de Vals Im Bashir (Waltz With Bashir)



記:結果《黎巴嫩》後,又再挑戰另一部以色列作品《韶光在此停駐》(The Time That Remains),結果知道了在那土地上,也承載了像我們一樣沉重的「白色恐怖」歷史,但這又是可以寫成另一大篇了。


Lebanon at IMDB
Retrouvez les critiques de la Presse concernant "Lebanon"
Vals Im Bashir at IMDB
《巴席爾跳華爾滋》影評前的歷史背景簡介
The Time That Remains at IMD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